A股的科技行情還在持續,公募基金即將迎來搶占科技賽道的考驗。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首批發行的13只科創綜指、科創綜合價格指數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已全部結束募集,目前已經正式成立的有建信科創綜指ETF,成立規模為20.15億元。
記者注意到,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提前結束該類產品的募集,并采取了末日比例配售。比如,建信科創綜指ETF首發當日便售罄并開啟比例配售,工銀瑞信、易方達、招商、富國基金等多家公募也宣布了提前結束募集。
當前,科技股行情的持續,以及指數投資的大熱,正在吸引更多資金涌入這個賽道。
多家提前結募
首批科創綜指和科創綜合價格指數ETF(以下統稱“科創綜指ETF”)在2月17日開售后,吸引了諸多資金認購,認購時間最短一只僅用了1天,最長一只為9天。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在開售不久便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其中,建信科創綜指ETF成為第一只官宣提前結束募集的產品,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20億元的募集上限,并于2月18日宣布按比例進行配售,有效認購申請確認比例為67.058%。
隨后,2月19日,工銀瑞信基金宣布旗下科創綜指ETF已于當日提前結束募集,募集期僅為3天。2月20日,易方達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科創綜指ETF募集截止日由2月21日提前至2月20日。2月21日,招商基金宣布旗下科創綜指ETF已達募集上限,將募集截止日從2月28日提前至21日。2月25日,富國基金宣布將旗下科創綜合價格指數ETF募集截止日從2月28日調整為2月25日。
從募集天數來看,除建信基金僅1日完成募集外,工銀瑞信、易方達、華泰柏瑞、匯添富、鵬華、華夏、博時、招商基金等11家公募募集該類產品的時間在5日內。
據統計,目前僅建信科創綜指ETF正式官宣合同生效,成立規模是20.15億元,其余結募產品還在等待正式成立。若按照全部都達到20億元募集上限來統計,首批科創綜指ETF將有望達到260億元的成立規模。
去年指數投資的大火,帶動了不少資金涌入ETF。根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中,僅上述這一只已成立的科創綜指ETF是權益類基金,其余均是債券型基金。隨著更多科創綜指ETF即將成立,年內成立規模破20億的基金有望迎來更多權益類產品。
此外,國泰、嘉實、鵬華、興銀、興業、西藏東財基金等公募是此類產品的第二批獲批基金管理人,其中,國泰科創綜指ETF已于2月24日發行。
科技賽道獲關注
科創綜指這一重磅寬基指數,代表著科創板中最典型的科技創新企業,包括海光信息、寒武紀、中芯國際、中微公司等諸多半導體頭部企業,還包括諸多醫療、醫藥、電子等企業。
年初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火,推動了A股相關概念、港股恒生科技指數大漲,這些概念或指數都涵蓋了半導體、電子、計算機等科技板塊,與科創綜指包含的成分股高度重合。
目前科技股行情還在持續。Wind數據顯示,2月5日至2月25日,恒生科技指數和科創綜指區間漲幅均接近15%,申萬一級行業計算機指數區間漲幅已超24%,相關個股漲幅已遠超指數表現。
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的熱情持續高漲。高盛最新研報指出,預計未來三個月A股表現將優于港股,A股估值有約10%上升空間,回報超過港股。
“毫無疑問,科技股仍然將是A股接下來上漲的主要動力。隨著賺錢效應的逐步顯現,下一步預計將出現眾多板塊百花齊放的格局。”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韓瑋表示,由于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中的科技股比例占比較大,若科技股繼續走高,該指數表現將優于其他寬基指數。
更多公募基金經理看好AI為代表的科技產業發展前景。華寶基金經理豐晨成認為,AI模型平權的趨勢下,海外投資者發現在美股AI主題經歷了兩年的深度挖掘后,相對而言,中國科技巨頭的AI潛力及其目前的估值位置,更加吸引人。
銀河基金經理鄭巍山表示,在政策支持下,結合國內龐大的市場需求與應用場景,將進一步為國產AI產業的發展提供成長土壤。同時,國內AI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在協同推動自主生態構建,期待國內AI產業持續向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