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早盤,智慧醫療板塊大幅走高,概念指數盤中最高上漲6.62%,收盤上漲6.59%。
2月14日早盤,A股市場主要股指震蕩上漲,滬指收盤漲0.25%,深證成指漲1.1%,創業板指漲1.92%,早盤成交額達1.06萬億元,較昨日小幅縮量。
從板塊方面來看,AI+應用持續火熱,智慧醫療、云計算、AI算力、大數據、智慧政務等概念走高,近200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計算機板塊。冰雪旅游、培育鉆石、房地產板塊小幅下跌。
智慧醫療早盤大漲
2月14日早盤,智慧醫療板塊大幅走高,概念指數盤中最高上漲6.62%,收盤上漲6.59%。概念股中嘉和美康20cm漲停,國新健康、美年健康漲停,思創醫惠、創業慧康、迪安診斷、衛寧健康等上漲超10%。
消息面上,日前華為數據存儲公眾號發布消息,2月18日將發布基于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大模型。江海證券研報認為,在病理診斷領域,AI應用將有效緩解我國病理醫生短缺的現狀,顯著提升病理切片檢查效率和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更精準的決策支持,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助力實現全民健康。
近期醫療大模型密集發布,此前京東健康于1月11日發布了基于其線上全域場景的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以及業內第一個面向醫院全場景應用的大模型產品“京東卓醫”。另外,1月我國科學家開發了用于輔助疾病診斷的通用大語言模型——MedFound,并在Nature Medicine期刊發布。
AI醫療市場規模將超3萬億元
日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人工智能驅動健康的未來:引領潮流》報告,報告認為人工智能是醫療保健的主要變革力量,預計2024—2032年將以43%的速度增長,屆時AI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910億美元(約合3.5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在醫療保健領域的增長遠超其他行業,預計年復合增長率為85%,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20億美元。
我國政策持續支持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早在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時提到,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治療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準的智能醫療體系。去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旨在推動“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
在醫療方面,AI有望在藥物研發、癌癥診斷、疫苗開發、影像識別、數據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國信證券研報認為,AI醫療需求高增,或可成為AI最深遠的應用領域。全球醫療健康行業因疫情進入變革期,同時人口老齡化導致慢性病和老年疾病醫療需求增加,AI技術在早期診斷和健康管理方面具備優勢,因此醫療行業被人工智能重塑格局。
5股融資凈買入超1億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A股中布局智慧醫療的概念股共有31只。從業績上來看,受集中采購等醫療政策環境影響,2024年度概念股業績表現不佳,21股發布業績預告,其中僅中元股份凈利潤預增,萬方發展扭虧,其他均為虧損或凈利潤預減。
從資金面上來看,智慧醫療股節后獲得杠桿資金大手筆加倉,2月5日以來板塊獲融資凈買入13.2億元,5股融資凈買入超1億元,衛寧健康、東華軟件、美年健康融資凈買入居前,分別為4.55億元、2.33億元、1.82億元。
衛寧健康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已在北京某三甲醫院上線了DeepSeek R1蒸餾模型,公司的醫護智能助手WiNEX Copilot產品已經適配DeepSeek,未來可以給醫院用戶更多選擇。后續公司將推出醫療版的推理大模型,利用強化學習方法針對醫療場景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在應用產品中進一步提升準確率和用戶體驗。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3股開年以來獲得機構調研,萬達信息關注度最高,達到66家。
萬達信息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在做的人工智能+醫療主要聚焦在智慧管理、智慧醫療和智慧服務三個方向,也正在將DeepSeek對接到醫療行業產品里面。在智慧醫療方面,應用范疇相對更廣,包括智慧化診斷、診療方案生成、用藥助手等,這些手段能夠提升臨床醫生的診療能力,同時在專病管理方面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