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雙雙升破7.23。Wind數據顯示,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升至7.2278,為去年12月2日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觸及7.2257,創去年11月20日以來新高。截至2月24日17時,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初以來分別上漲0.74%、1.27%。
對于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美元指數波動下行,這導致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貨幣出現一定程度的被動升值。另外,春節以來國內消費平穩,也對人民幣匯率形成一定支撐。
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17時,美元指數報106.5134,今年以來下跌1.81%。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短期美元走勢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預計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還將處于大幅波動狀態,這意味著人民幣等非美貨幣對美元的寬幅波動過程也將延續一段時間。
“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相對較緩,CFETS(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等三大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穩中有降,顯示人民幣貶值壓力正在逐步釋放,這也將為后期人民幣匯率積累更強韌性。”王青認為,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匯價要保持基本不變,或固守某個具體價位,而是指CFETS等三大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保持基本穩定,并與經濟基本面變化相適應。年內來看,著眼于有效應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人民幣匯率彈性趨于加大,但會持續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雙向波動。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匯率有基礎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一方面,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國內增量政策的持續發力和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人民幣匯率將得到有力支撐。另一方面,以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和新興科技快速發展,并在上下游產業鏈和消費場景中得到廣泛運用,有力地推動了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將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此外,我國外匯管理部門擁有豐富的匯率管理工具和政策空間,能夠靈活應對市場變化,保持匯率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