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科技界的一個重磅話題悄然興起——純國產生成式AI DeepSeek一鳴驚人。近一個月內,DeepSeek憑借其卓越的推理能力和卓越性能,顯著降低了AI大模型的應用難度,并預示著醫療場景及服務模式將迎來全面革新。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多家醫院已部署DeepSeek大模型。例如,近期,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率先邁出了關鍵一步,通過本地化部署國產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R1,正式翻開了“AI醫院”建設的新篇章。
正如深圳大學附屬華南醫院院長吳松說:“AI是一個輔助工具,醫護人員是醫療工作的真正核心力量。”
與此同時,在應用場景方面,醫療影像設備(如CT、MRI)通過集成DeepSeek算法,能夠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這也推動了包括萬東醫療、聯影醫療、邁瑞醫療等在內的醫療器械企業開始推出搭載AI模塊的影像設備,加速推動醫藥企業及醫療機構擁抱AI。
眼下,AI醫療與臨床的銜接度正在不斷深入。談及AI技術的演變進展,聯影X射線事業部總裁向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多年前AI已經存在,但它的形態還遠非今天的深度學習,而是包括了神經網絡、統計學方法以及仿真學等多種技術路徑。
“這二十年間,我對AI的觀察逐漸讓我習以為常,直至ChatGPT如新星般崛起,才讓我深刻反思自己過去的認知偏見。正如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進化歷程所示,盡管人類大腦的記憶工作機制尚難以完全揭示,但這絕非人類認知錯誤的佐證。”向軍說,從那一刻起,自己開始轉變觀念,并真正地接納AI。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AI技術正在醫療領域展現其重塑新藥研發生產模式和醫療服務提供方式的潛力,如通過智能診斷、個性化治療、藥物研發等應用,顯著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準確性。隨著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不斷演進,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涵蓋病理研究、藥物研發、基因檢測、疾病篩查、輔助診斷、影像分析、精準醫療等幾乎所有醫療環節,實現醫療水平提升、增加醫療服務可及性以及降低醫療成本。
數智化轉型時代已至
當今,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世界,在醫療領域尤為明顯,數智化轉型已勢不可擋。
向軍介紹,科學發展的歷程實際上經歷了四個階段:首先是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和伽利略的鐵球實驗,它們是從客觀現象中總結出的規律,屬于經驗科學的范疇。本。中山醫院將提供更多的詳細數據以供模型進一步學習,未來還會有R2、R3等后續版本。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例如智能診斷系統通過分析醫學影像提高診斷準確性,個性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基因信息制定更精準的治療計劃以及健康管理工具實時監測用戶健康數據,這些應用顯著提升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水平。企業有望借助AI進一步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客戶黏性,鞏固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
AI不僅能夠鞏固聯影醫療、邁瑞醫療等龍頭企業的領先地位,使強者愈強,更為后來者和新興企業開辟了彎道超車、實現轉型升級的寶貴機遇。AI醫療也是國內企業出海競爭的關鍵要素之一,從部分海外龍頭企業的AI布局來看,在自主研發之外,并購、外部戰略合作、建立數字化平臺和生態圈等也是加快AI布局的重要途徑。此外,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業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
“全球范圍內,除了中國,沒有其他國家能將AI與工業結合得如此緊密,解決工業實際問題。這一過程預示著從量變到質變的深刻飛躍即將到來。隨著AI應用的不斷普及,這也會推動通用AI的發展,即更多神經元和更高運算速度的方向。”向軍強調,之所以有如此自信是由于一直以來,我們沒有受限于傳統思維的束縛,沒有歷史負擔的拖累,我們敢于嘗試新事物。
新技術的采納往往遵循一條既定路徑:從消費電子起步,逐步滲透至汽車、工業領域,進而觸及生物醫藥賽道,最終抵達航空航天這一最為保守的前沿陣地。
“而我們恰恰沒有這些束縛,因此能夠積極向消費電子領域取經,比如向智能手機學習,同時也向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尋求靈感。”向軍說,我們同樣致力于設備智能化的探索,涵蓋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技術,并思考如何將手術室設備融入這一智能化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