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市場共有25只新基金(僅統計主代碼)面市,指數型基金產品成為發行主力,此外,還有多只偏股混合型基金、FOF產品等。
上周,一共有10只新基金成立。其中,發行規模最大的是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該基金募集規模高達60億元,成為2025年以來首發規模最大的新基金。科創綜指ETF發行戰績不俗,首批發行的13只科創綜指ETF,已有12只順利結束募集,短短5天時間內合計募集金額突破210億元。
25只新基金本周開售
Wind數據顯示,本周(2月24日—2月28日),共有25只基金發行,指數型基金成為發行主力,其中,被動指數型基金產品有15只,是公募布局最多的產品類型。此外,還有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等。
周一,富國景氣優選A、國泰合利6個月持有A、前海開源北證50成份指數A、國投瑞銀上證科創板200指數A、安信均衡增長A、國泰上證科創板綜合ETF、鵬華上證科創板生物醫藥ETF等15只產品“同臺競技”。
記者注意到,在本周新發基金中,一些產品由各家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級人物擔綱。比如,富國景氣優選擬任基金經理張弘是富國基金權益專戶投資部權益投資總監,他擁有17年證券從業年限,11年基金管理經驗。據了解,張弘比較偏好高質量的成長股,追求高勝率成長。他的投資理念可以概括為“聚焦時代變遷,分享企業成長”,展開來說,就是聚焦于符合未來社會變遷的成長性賽道,從中選擇優質企業,分享其利潤持續增長帶來的股票市值增長機會。
安信均衡增長A擬任基金經理是陳振宇、黎志軍。其中,陳振宇現任安信基金副總經理兼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擁有20多年證券從業經驗,在安信基金屬于“教練型”公募老將。他長期堅持價值投資理念,注重資產的風險收益比,堅持自下而上的基本面選股方法論,挖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并認為真正的好公司具有稀缺性。
作為發行“主力”的被動指數型基金中,不僅有多只中證A500指數、北證50指數、上證科創板200指數相關寬基指數產品,還有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紅利、人工智能等熱門主題型ETF產品。
除了炙手可熱的ETF產品,也有年內收益率逐步修復的“固收+”、FOF產品。比如國泰合利6個月持有,該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程瑤是國泰基金自主培養的中生代基金經理,擁有8年證券從業年限,4年投資管理經驗。她認為,監管部門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這些“組合拳”有助于穩固市場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并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展望2025年,國內權益市場預計將保持積極態勢,帶來更多結構性的投資機遇。
華夏聚益優選三個月持有A擬任基金經理孟清揚,他擁有6年證券從業經驗,超1年公募管理經驗,現為資產配置研究負責人,負責偏低波動FOF組合管理,他的投資風格重視多元資產配置價值,注重賠率與勝率的結合,傾向于分散化配置、不賭單一賽道或資產。據了解,該產品聚焦中債、搭配美債。他指出,對投資者而言,債市階段承壓但不構成反轉,短端調整后配置性價比有所提高,關注存單、信用債配置機會;長端債券在調整后將迎來更有性價比的上車機會,可以關注政策、市場信號做出右側應對。
年內首發規模最大的新基金誕生
上周(2月17日—2月21日)共有10只新基金成立。從規模來看,發行規模最大的一只產品為混合型FOF。2月19日,富國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富國盈和臻選3個月持有期混合型FOF提前結束募集,因該基金募集規模已超60億元的募集上限,采取比例配售。因優秀的募集成績,該基金成為2025年以來首發規模最大的新基金。
從產品介紹看,該FOF投資股票、存托憑證、股票型基金,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的比例,靈活控制在基金資產的10%—40%之間,進可攻、退可守。同時,除了傳統的權益類和債券類資產,該基金還被廣泛納入公募REITs、油氣ETF、黃金ETF、海外權益等多種資產類別。該FOF基金經理為王登元,現任富國基金多元資產投資部總經理,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
緊隨其后的是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中銀淳利三個月持有A,募集規模在53億元以上。該基金成為開年來首發規模第二大的新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綜指ETF發行戰績不俗。據了解,繼建信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科創綜指ETF提前結束募集,并觸及20億元發行上限之外,博時科創綜指ETF也賣超20億元,開啟全程比例配售。截至2月21日,首批發行的13只科創綜指ETF,已有12只順利結束募集,短短5天時間內合計募集金額突破2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