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前后,尋求合作收購玉米進行期現套利操作的客商絡繹不絕,甚至有客商開車跑了上千公里來面談。”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盈峰糧食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柴印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眼下,整個東北地區的玉米價格“芝麻開花節節高”,市場呈現往年少見的購銷兩旺局面。這一方面激發了農民備耕備播新季玉米的熱情,另一方面解決了“地趴糧”銷售困難的問題。
河南安水源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孔維川告訴記者,春節剛過,他就與幾位農產品市場人士一起開啟了“闖關東”之旅,目的是尋找合適的烘干塔或糧庫合伙收購玉米,然后進行期現套利操作。
玉米期現價差擴大
“2024年12月下旬至今,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最高漲超150元/噸,但現貨價格相對‘止步不前’,導致期現價差一度擴大到200元/噸以上,遠高于往年同期。這為市場交易者、機構和產業企業提供了較好的套利機會。與此同時,為了獲得可靠糧源實現利潤最大化,規避后期現貨價格上漲后收購成本增加以及上游不交貨的違約風險,大家紛紛開始‘闖關東’。”孔維川說,在東北各地尋找合作伙伴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好幾波內地到東北收購玉米的業務人員。
受政策暖風頻吹、市場需求預期向好、進口玉米及替代品數量大幅下滑、小麥與豆粕價格高企、下游補庫意愿增強和宏觀經濟逐漸向好等因素提振,春節前后國內玉米市場看多情緒較濃,期貨價格不斷上漲。但由于春節放假,下游產業企業開工率下降,疊加整個冬季東北氣溫較高利于農民出售玉米,玉米現貨市場供應充足,價格漲幅有限。因此,玉米期現價差不斷擴大,嗅覺靈敏的交易者找到了交易機會。
政策暖風頻吹,需求預期較好
為了防止“谷賤傷農”現象出現,近期,以中儲糧為代表的大中型糧食企業不斷在東北地區擴大玉米收儲規模,在較長時間內持續增加收儲庫點,穩定了市場價格與預期,為廣大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減緩了玉米集中上市對價格形成的壓力。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及時對玉米收購工作作出整體安排,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穩定價格的信心,為玉米市場構筑了一個“政策底”。
另外,2025年及2026年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已確定,國產小麥大量替代玉米進入飼料原料市場的概率降低,有助于玉米需求增長。
江西省九江市玉米貿易商王奕華告訴記者,綜合當前東北地區玉米銷售進度、北方港口庫存量、南方地區下游產業周轉庫存量以及產銷區市場價差等因素,玉米期現價差超出市場預期,但預計價差持續擴大的概率較小。
“目前,東北地區玉米銷售進度快于去年同期,這是因為北方地區氣溫較高導致農民、小商販加快了玉米銷售速度。當前,北方港口玉米庫存量處于歷史高位,有不少庫存玉米是用來進行期貨交割的。產銷區基本可以實現順價銷售,市場需求預期較好。究其原因,南方銷區進口玉米及替代品供應下降提振了國產玉米需求。”王奕華表示,2月以來,隨著氣溫進一步回升,東北、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夏播玉米產區的農民均積極出售玉米,預計5月中旬之前市場供應充足。未來進口玉米及替代品供應情況將在較大程度上決定國內玉米市場供需格局。
孔維川表示,期現套利機構為收購玉米“闖關東”是一件好事,將促進大宗糧食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深度融合,但在參與之前要做足功課,要深入了解玉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不同區域提貨點升貼水制度以及現貨市場飼料養殖企業采購玉米的質量標準等,以免盲目交貨或接貨后出現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