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安徽舉行“貫徹落實新春第一會精神,奮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新聞發布會。會上,安徽省發展改革委提出2025年將圍繞“五個加力突破”,奮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加力突破是安徽省著力推進的重點工作。2024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3.6%、提高0.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3%、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3%。
本次新聞發布會提出,2025年安徽將堅持科技打頭陣、下好創新先手棋,加快推動“老樹發新芽、樹林變森林、小樹變大樹”。
具體來說,首先要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推進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安徽范式,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轉化科技成果110項以上,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其次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兩大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4%以上,同時引育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再次將營造全鏈條創新生態,完善“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發展機制,開展產業技術需求動態發布和定期對接,著力破解創新鏈產業鏈“相望難相見”問題。
釋放內需潛力是安徽省加力突破的另一重要領域。會議提出,將把提振消費作為重中之重,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和省級消費券政策,加快發展新型消費,積極培育服務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打造皖美消費新場景100個。與此同時,將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關鍵之舉,開展“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攻堅年”行動,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高質量推進“兩重”項目建設;構建“雙招雙引”新模式,開展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力爭新簽約落地一批“金娃娃”項目。
除增強內生動力外,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也是安徽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會議指出,將在推動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上加力突破。一是促進區域合作,以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牽引,著力在長江經濟帶和中部地區崛起中發揮更大作用,加強與滬蘇浙及中西部、長江流域等各層級各領域合作,打造更多具有顯示度的成果;二是促進省內聯動,把加快推動皖北全面振興擺上更加突出位置,推動省內各區域板塊聯動發展;三是促進城鄉融合,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推動4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新培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20個以上;加快建設江淮糧倉。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亦是安徽省加力突破的一大方向。會議提出,安徽省將爭創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健全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機制,深化信用應用創新改革,完善招投標市場運行機制;同時將實施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建設行動,提升合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能級,建成合肥國際陸港二期等重點項目,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并實施優勢產業“抱團出海”行動,建設一批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園區。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會議提出將從惠民生、促就業、保安全等三方面加力突破:實施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安心托幼、惠民菜籃子等一批民生實事;大力推廣以工代賑,千方百計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增收;防范化解經濟領域風險,加強公共安全系統施治,深入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啟動實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統籌實施城鄉安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