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深圳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開幕。在首場“委員通道”上,無黨派人士界別,市政協常委,市知聯會副會長,深圳華因康高通量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盛司潼就如何促進深圳生物醫藥產業高速發展建言獻策。盛司潼(證券時報記者 宋春雨 攝)
盛司潼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新興戰略產業之一,是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產業之一。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已連續多年位列國內前十位,2024年,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和集聚效應顯著提升,成為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高地。但是,面臨來自國內外激烈競爭,還存在著仿制藥多,創新藥少;產業生態有待完善,質量有待提高;醫療機構對于創新藥、創新器械不敢用、不愿用等制約生物醫藥發展的問題,他建議深圳從幾個方面著手,揚長避短,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動能。
一是大力推進AI在生物醫藥產業的融合。AI與生物醫藥產業的融合,為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強有力的助推器,深圳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在AI技術方面的優勢,大力推進AI與生物醫藥產業的融合,為生物制藥原研藥、高端診療器械高質量、加速發展提供原始驅動力。
二是多措并舉,為生物醫藥新產品進入市場掃清障礙。通過創建生物醫療新產品使用場景,比如開放醫療機構對于創新藥、創新器械的自主定價權,引入商業保險,醫保給予綠色通道,或者通過建設新產品臨床使用示范中心等方式,為新產品快速進入市場,打通通道,讓醫療機構、消費者敢用、愿意用創新藥、創新器械。
三是鼓勵生物醫藥器械科研走出去,成果引進來。鼓勵、加強與國際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的合作,國際上有許多具有領先技術成果的初創公司,通過合作開發,收購等多種方式,將這些公司的研究成果引進來,縮短新產品的開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加快與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