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即將迎來重磅時刻。
2月26日美股盤后,英偉達將公布2024年四季度財報,摩根士丹利預計,第四季度收入為410億美元,略低于市場預期的420億美元,市場普遍預計營收增長率將大幅放緩至73%。
有分析人士警告稱,作為全球“AI總龍頭”,英偉達的這份財報或將對全球AI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一旦公布經營業績或指引不及預期可能會引發AI行業震動,甚至可能引發美股市場動蕩。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偉達財報披露前夕,美股市場已是風聲鶴唳,恐慌指數VIX周五大幅飆升,美股三大指數全線重挫。對沖基金大佬、億萬富翁投資者史蒂夫·科恩在最新的講話中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將從2.5%放緩至1.5%,美股將出現回調。
英偉達重磅來襲
下周,全球科技圈的焦點將是全球“AI總龍頭”——英偉達的財報。
2月26日美股盤后,英偉達將公布2024年四季度財報,還將給出下一季度的業績指引。摩根士丹利預計,第四季度收入為410億美元,略低于市場共識和買方預期的420億美元,市場普遍預計營收增長率將大幅放緩至73%。
這一預期增速與2023年和2024年的高速增長相比明顯下降,英偉達在2023年首次因AI熱潮實現爆發式增長,營收持續攀升,并不斷超出市場預期。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財報關注點包括:AI數據中心收入增長情況、Blackwell GB200延遲情況,英偉達芯片的過渡情況,以及對AI應用部署的看法。
目前全球AI芯片需求持續強勁,但與前幾個季度相比,英偉達的業績前景變得更加復雜,關鍵在于英偉達的業績指引是否與市場預期相符。
其中,市場尤為關注AI數據中心的收入增長,英偉達的頂級客戶們(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都提高了對AI的支出預期,預示英偉達AI數據中心收入將持續增長。
同時,當前季度英偉達正面臨重磅產品過渡(從Hopper到Blackwell),產品過渡和供應鏈問題可能影響英偉達的業績。
毛利率方面,華爾街分析師預計,隨著由于成本更高且良率更低的Blackwell系列出貨量的增加,本季度英偉達毛利率環比上一季度會可能會出現小幅下滑。
此外,關于市場擔心Blackwell GB200的延遲也是市場關注點,盡管大多數投資者知情,但延遲會影響下游系統組裝供應鏈。目前來看,需求和收入增長依然強勁。
據wccftech報道,因GB200的“供應鏈問題”還在持續,匯豐銀行的分析師Frank Lee近日將英偉達在2026財年的NVL機架式服務器出貨量預測從3.5萬臺下調至3萬臺,并將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185美元下調至175美元,維持“買入”的評級。
影響多大?
美東時間2月21日,英偉達遭遇了一波拋售,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大跌超4%,最新總市值報3.29萬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預計,如果英偉達的收入高于預期,其股價可能會上漲3%—15%,如果財報不及預期或將有5%—10%的下行風險。
過去,英偉達一直是標普500指數中最重要的股票,自ChatGPT問世以來,AI交易一直主導著美股市場的漲跌趨勢,英偉達的強勁表現也持續推動標普500指數的上漲。
站在當前時點,美股市場的廣度開始擴大。據Yahoo Finance分析師Jared Blikre的分析,今年以來,英偉達對標普500指數漲幅的貢獻率約為5%,遠低于2024年的20%。
盡管市場格局發生變化,但英偉達作為全球市值第二的公司,其財報將對全球AI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包括臺積電、SK海力士、阿斯麥等芯片巨頭。
Fundstrat的Mark Newton表示,“英偉達依然重要,我們從Meta、Amazon和Alphabet的電話會議中了解到,他們都提到了英偉達,表示他們正在進行大量資本支出,并且有大量資金流向英偉達。因此市場對英偉達的需求仍然非常高?!?/p>
財經作者Damir Tokic針對英偉達后市展望發表文章,認為屆時該公司報告公布時或因業績指引不佳而戳破人工智能泡沫。
Damir Tokic預計英偉達此次盈利和營收也會超出預期,但超出幅度可能較前幾個季度有所縮小。
超級大佬警告
在英偉達財報披露前夕,美股市場已是風聲鶴唳,恐慌指數VIX周五大幅飆升,最終收漲16.28%,報18.21。
當天,美國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房地產和服務業數據均表現不佳,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和通脹粘性感到惶恐不安。其中,標普500指數出現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跌幅達1.7%;道指亦大跌1.69%,也是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納指大跌2.2%。
在此之前,大摩、高盛紛紛發出警告:美股近期或將發生回調。
對沖基金大佬、億萬富翁投資者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周五對美國經濟表達了負面看法,而且表示加大了看空押注。他認為,懲罰性關稅、移民執法以及由所謂的“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的聯邦支出削減,將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他預計,今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增長將從2.5%放緩至1.5%,美股也將出現回調。
掌管對沖基金Point72的科恩表示,自特朗普推行激進的貿易政策以來,這是他首次轉向看空立場,因為這可能會加劇通脹壓力并降低消費者支出。同時,特朗普對移民的強硬立場可能會導致勞動力供應受限,進而影響經濟增長。
科恩還抨擊了馬斯克領導下的削減成本舉措,認為這些措施只會進一步損害經濟。馬斯克曾表示,他的目標是削減2萬億美元的聯邦支出。
科恩指出,“鑒于當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股市可能會出現回調。當前市場格局正在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這種情況可能只會持續一年左右,但顯然,我們已經度過了最佳盈利階段,因此市場出現大幅調整也不會讓我感到驚訝。不過,我并不認為這會是災難性的。”
責編:楊喻程
校對:李凌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