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間,A股小幅震蕩,
主要股指漲跌互現,北證50指數繼續強勢上攻,再創年內新高,上證指數、深證成指等則微幅飄綠。上漲個股多于下跌個股,成交呈溫和放大趨勢。
盤面上,AI眼鏡、人腦工程、塑料、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居前,光伏設備、電信服務、影視院線、保險等板塊跌幅居前。
AI眼鏡或進爆發期
消費電子產業早間全線走強,AI眼鏡方向領漲,板塊指數高開高走,盤中放量大漲逾5%,創歷史新高,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成交。
緯達光電開盤后僅約1分鐘就30%漲停,杰美特、星星科技則均秒速20cm封板,明月鏡片、博士眼鏡、雷柏科技等近20股也強勢漲停或漲超10%。
智能穿戴、無線耳機、蘋果概念、AI手機、AIPC等消費電子細分板塊也紛紛高開高走,并集體創歷史新高。億道信息、勝利精密、卓翼科技等批量漲停。
近日,中國信通院正式啟動AI眼鏡專項測試,中國信通院泰爾終端實驗室聯合S–Dream Lab,從基本配置、音頻、圖像、防抖、交互、續航、安全隱私7個模塊、超60個測試項,對RayBan-Meta Wayfarer智能眼鏡的主要使用場景和功能進行全面、客觀的功能、性能、可用性和可靠性測試,旨在為AI眼鏡行業提供可參考評價指標,推動技術創新升級和產業標準化進程,促進行業生態良性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的不斷成熟與融合,AI眼鏡以其獨特的便捷性、交互性和實用性,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
Meta CEO扎克伯格在2024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2025年將是AI眼鏡的決勝之年,將看到是否能夠走上一條通向數億甚至數十億AI眼鏡用戶的道路,使眼鏡成為下一代計算平臺。
根據WellsennXR數據,2024年全球AI眼鏡銷量234萬副(其中中國5萬副),預測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550萬副,同比增長135%。到2035年,AI眼鏡銷量有望達14億副。
中航證券認為,AI智能交互眼鏡作為AIGC時代的特別產物,既緩解傳統AR、VR、XR設備在佩戴舒適性方面的不足,也引入了更貼合現代生活方式的新型交互模式。AI眼鏡或成端側AI重要落地場景。未來,隨著AR技術的成熟以及產品綜合成本的下降, Al+AR眼鏡的結合也可能為相關產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人腦工程頻迎政策利好
醫藥股早間也集體上攻,人腦工程概念領漲,板塊指數一度放量漲近4%,創近4年半來新高。國際醫學開盤僅約3分鐘就垂直漲停,連續第2日封板,股價創近1年新高,翔宇醫療、創新醫療等也漲幅居前。
醫療服務。AI醫療、家庭醫生、化學制藥等板塊也跟隨走強,光正眼科、寶萊特、信邦制藥、濟高發展等強勢漲停。
港股醫藥股亦紛紛上揚,港股通醫療設施服務指數、創新藥精選50指數、恒生醫療保健指數等逆勢飄紅。歌禮制藥一度飆漲逾36%,創3年來新高,騰盛博藥、巨星醫療控股、昭衍新藥等均大幅拉升。
ETF漲幅前10位的基金均與醫藥行業相關,漲幅前30位的基金有28家與醫藥行業相關,醫療ETF、醫藥ETF、創新藥50ETF、醫療創新ETF等漲幅居前。
人腦工程,又稱神經人機工程,如果該技術成熟,有望解決老年癡呆、失明、癱瘓、腦部損害等大部分神經退行性疾病,為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等提供了希望,同時還將賦予人類超能力,用意念即可控制各種設備。
今年以來,多地人腦工程利好政策暖風頻吹。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印發的《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產出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突破腦機接口電極、芯片、編解碼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動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傳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體化植入式芯片、植入式微型電池等產品的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打造世界領先的智能腦機系統,并在臨床上得到初步應用。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亦于近日印發《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從主要目標、加速腦機接口產品化、構建共性技術研發服務平臺等六方面加快顛覆性技術突破,搶抓產業發展機遇。
中信證券指出,腦機接口是新質生產力最具潛力的發展方向之一,國內外腦機企業都在積極推動腦機接口在醫療、工業、娛樂等多領域商業化。國內政策高度重視腦機接口產業建設,統籌推進腦機接口應用轉化;企業致力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建設自主可控的全產業解決方案。建議關注,有望推出消費級腦機產品的公司及有望受益于腦機產品落地的應用端公司。
校對:??呂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