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后,在供需兩端共同作用下,商業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走出上揚態勢。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一年期AAA評級同業存單發行收益率為1.90%,較春節假期前(1月27日)上漲20個基點。發行利率上漲的背后,是銀行面臨負債端資金壓力下,同業存單發行量和凈融資量齊升。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總體而言,受內外部因素影響,近期銀行負債端流動性壓力有所加大,加之節后資金面持續偏緊等因素,共同推高了銀行對同業存單的發行需求。
發行量攀升
春節以后,作為銀行重要的負債管理工具,同業存單發行熱度持續升溫。Wind資訊數據顯示,2月10日至2月14日,市場上同業存單發行量達到7903.40億元,較上一周(2月3日至2月7日)3910.70億元的發行量增加3992.70億元,較春節假期前一周(1月20日至1月24日)增加4105.60億元;凈融資規模達到5728.10億元,較上一周同樣增長明顯。
中國貨幣網公開信息顯示,2月19日,上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銀行合計超50期同業存單完成發行。同日,泰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濰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7家銀行公布2025年度同業存單發行計劃。其中,多家銀行的備案額度較2024年度有所提升。例如,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計劃發行額度為6938億元,較2024年度增加1043億元。
據華創證券固定收益團隊統計,“本周同業存單到期規模為5013.1億元,周環比增加2837.8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春節后同業存單發行量與凈融資額增長明顯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推動:一是,企業存款流失、非銀存款轉向理財以及居民存款意愿較低等因素導致銀行面臨一定的負債端資金缺口,銀行不得不通過加大同業存單發行力度;二是,2月份同業存單到期規模環比1月份大幅增加;三是節后資金面持續偏緊。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以及企業繳稅等因素共同導致市場資金面偏緊,多重因素共同推高銀行對同業存單的發行需求。
利率現“倒掛”
當前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整體上揚之際,長短期同業存單收益率呈現“倒掛”。以1個月期及一年期AAA評級同業存單為例,截至2月18日,1個月期AAA評級同業存單收益率為1.9056%;而一年期的收益率為1.8725%。
興業研究固定收益部研究員黃之豪等人認為,長短期限同業存單收益率出現“倒掛”與資金面偏緊有關。
明明認為,銀行面臨大量同業存單到期續借和負債端資金缺口的雙重挑戰,對短期資金的需求更為迫切。長期限同業存單的利率定價更容易受到貨幣寬松預期的影響,而短期限同業存單則受到存量產品到期重置的擔憂影響。非銀機構在資金偏貴的情況下更傾向于融出資金,對同業存單的配置需求較弱,從而加劇“倒掛”現象。
對于后續同業存單供需走勢,明明表示,一方面,銀行可能繼續加大同業存單發行力度以補充資金;另一方面,非銀機構對同業存單的配置需求短期內可能仍較弱,隨著市場資金面的變化,以及理財基金等資管產品規模增長,需求將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