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瞄準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分批構建重點行業數據集”“孵化培育一批初創企業”……
2月19日召開的中央企業“AI+”專項行動深化部署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對央企發展人工智能作出最新安排。會上發布了國資央企“AI+”專項行動實施要點,啟動了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建設專項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強調,國資央企要立足服務國家戰略,緊盯前沿發展態勢,發揮需求規模大、產業配套全、應用場景多的優勢,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更多標志性成果和突破性進展,全力塑造產業新優勢、培育發展新動能。
發展“AI+”要注重高價值場景
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多次在人工智能(AI)領域“點題”,要求中央企業加快發展。此次會議指出,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全力推動中央企業融入國家算力布局,與龍頭民企、科研機構深化合作,一批高價值行業應用場景落地,智能算力供給能力顯著提升,數據集建設穩步推進,大模型構建加速追趕,在人工智能關鍵領域取得系列積極進展。
對于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會議對于“高價值場景”著墨頗多。會議強調,國資央企要強化深度賦能,瞄準戰略意義強、經濟收益高、民生關聯緊的高價值場景,強化行業協同、擴大開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會上還啟動了戰略性高價值場景建設專項工作。
此外,會議還強調,國資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強化科技創新,聚焦關鍵領域加快掌握“根技術”,堅定攻關大模型,積極參與開放生態建設,推動產生更多“從0到1”的原始創新,加速推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要突破數據難題,分批構建重點行業數據集,建設好通用基礎數據集,做強做優數據產業。
加大資金投入
會議要求,要著力強化中央企業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要素支撐。一方面要加大資金投入,堅持產投結合、以投促產,持續壯大發展人工智能的長期資本、戰略資本、耐心資本。
另一方面,要優化人才引育,建立更加符合行業特點規律的人才評價體系,打造更加寬容、自由、耐心的發展環境,讓人才心無旁騖搞科研。
聚焦中長期,本次會議提出,國資央企在編制企業“十五五”規劃中將發展人工智能作為重點,打造更多科技領軍企業,孵化培育一批初創企業。
記者注意到,投資AI領域的國資基金正在持續加力。不久前,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出資額600.6億元,合伙人包括國智投(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等。更早前,國新創投基金、誠通創投基金等總投資規模百億級的基金也均對外發布合作簽約信息。
央企加快布局發展智能產業
事實上,近年來中央企業不斷在業務場景中推廣人工智能應用。公開信息顯示,能源行業、制造行業、信息服務行業的中央企業都有不少具有創新性和應用性強的落地案例。
中國移動“九天”人工智能團隊依托有關重點項目,已建成8個平臺型產品、超450項的AI算法能力以及多種智能化應用,涵蓋27個領域900項應用。在“九天”基礎大模型之上,中國移動聯合中國石化、南方電網、國家能源集團等骨干行業共建九天眾擎基座大模型,完成20億條結構化數據集構建。
一些企業編制了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的方案和規劃,如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就已經形成《大算力AI芯片發展規劃》和《智算底座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技術攻關方向和里程碑節點。
責編:萬健祎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