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信息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最新經營進展的重要渠道之一。2025年開年以來,北交所市場依然展現出蓬勃活力,機構調研熱情不減。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42家北交所公司獲得56次機構調研,僅近一個月以來(1月18日至2月18日),就有24家公司獲得33次機構調研,海達爾、康比特、建邦科技、富士達、科達自控等公司成為眾多機構關注的焦點。調研的機構中,券商、基金、私募公司、創投公司仍然是主力,并且不乏紅杉中國等頂級投資機構。
在被調研企業中,穩健增厚的業績表現是共性特征之一。鋰電輥壓設備行業龍頭企業納科諾爾是今年以來最受機構關注的北交所公司,已經迎來兩次機構調研,參與機構包括廣發基金、博時基金、易方達基金、紅杉中國等118家。
公司業績情況在兩次調研中都被問及。納科諾爾方面表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29.96%,已超2023年全年。根據當前市場形勢和公司業務布局,2025年公司將努力實現收入和利潤的穩步增長。
海達爾預計2024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8100萬元至8200萬元,同比增長106.34%至108.88%。亮麗的業績表現同樣為公司吸引了超過90家機構前來調研。
在近期調研中,也有多家公司的海外業務被頻頻提及。比如,國內芳綸紙行業龍頭民士達迎來了紅杉中國、華源證券、匯添富基金等88家機構的調研,其海外業務正是機構最為關注的核心內容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北交所“市值一哥”貝特瑞不僅獲得朱雀基金、國聯民生、禾其投資等中資機構的關注,也吸引了包括拉扎德資產、JP摩根、Invesco Global等多家外資機構的青睞。
談到海外市場情況時,貝特瑞表示,公司較早布局海外,且印尼項目一期已成功落地并實現投產,海外訂單充足,印尼二期有望于今年實現投產,同時正在加快推進摩洛哥項目,這使得公司在海外供應鏈方面占據了領先地位。對于海外市場的未來發展,公司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此外,康比特、建邦科技、富士達等公司均迎來超過50家機構調研,赴科達自控、奧迪威、一致魔芋等企業調研的機構數量則超過40家。
國元證券表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共有63只基金的前十大持倉名單中包含北交所公司,其中非北交所主題基金共33只,占比超過50%,全市場基金關注北交所市場的趨勢正在凸顯。按照前十大重倉股的口徑,截至2024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倉北交所股票市值達54.18億元,環比大幅增長。展望后市,基金經理普遍對北交所抱有較大信心。隨著掛牌公司又多又好、流動性大幅改善和估值系統性提升,北交所將展現更強的吸引力。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看好北交所部分公司的中長期配置潛力,特別是那些業績穩健、2024年業績披露靠前、估值合理且處于較低水平、具備新質生產力以及符合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創新特點的稀缺性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