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優化升級運作模式 不斷放大市場化優勢多地開年“競速”政府投資基金賽道
◎記者 何漪
步入2025年,《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的發布,為政府投資基金的未來發展描繪了藍圖。在這一國家級政府投資基金文件的指引下,各地政府加速對政府投資基金運作模式進行全面優化與升級。
政府投資基金加速布局
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主力軍,各地政府投資基金正在加速布局。
2月14日,北京海淀區政府投資基金再度擴容,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正式發布,規模達100億元。
“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政府投資基金,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設立各類基金,以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關鍵領域。政府投資基金通過市場化運作,不僅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還為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同創佳業總經理余英棟表示。
此前,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舉辦的2025年新年“第一會”中,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正式簽約,基金數量共計22只,基金總規模達到408億元。廣州金控集團也謀劃設立目標規模100億元的廣州未來產業基金。
總體看,2025年的政府文件中頻頻出現“政府投資基金”相關詞匯。比如,廣東提到,加強全省產業基金統籌布局,優化基金運作和監管機制,用好用足現有省市各類產業引導基金,研究新設立政府投資基金;浙江省在2025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促進政府投資基金創新發展,引領撬動市場化基金,壯大耐心資本,鼓勵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側重完善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
相較于過去動輒設立千億元基金集群,今年的多項措施側重于完善政府投資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注重市場化與專業化的結合。
基金退出方面,深圳正在推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工作,爭取業務落地。
基金管理方面,廣東在1月底印發的《關于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助力廣東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措施》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引導基金差異化和風險容忍的績效考核、監督檢查和盡職免責制度。
在基金募資方面,江蘇省提出,2025年將深入推進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發展。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目前,政府投資基金管理規模已達到4.52萬億元,按照各地制定出來的約13萬億元累計規模總目標來看,政府投資基金在市場上的分量將會越來越重。市場參與方積極落實《指導意見》,促進政府投資基金形成良性發展生態。
余英棟表示,展望全年,政府投資基金盡職免責與容錯機制將得到進一步完善,或將向運作基金的創投機構提供更多風險補貼;同時,還將有更多的政府投資基金與專業化機構合作,讓政府投資更高效、更大膽。
深天使總經理李新建說,《指導意見》旨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預計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投資基金會快速執行相關要求,調整基金管理辦法,不斷放大市場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