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賀覺淵
3月28日,建設銀行舉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建設銀行有關負責人會上介紹全年信貸投放方向,并對市場關注的凈息差走勢、房貸業務開展作出回應。
建行當天公布的2024年度業績顯示,截至2024年末,集團資產總額40.57萬億元,增幅5.86%;負債總額37.23萬億元,增幅5.90%;凈利潤3362.82億元,增幅1.15%;不良貸款率1.34%,較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末,建行多項關鍵指標繼續保持可比同業的領先優勢,凈息差1.51%,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ROA)0.85%,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10.69%,成本收入比29.58%,長期價值創造能力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建設銀行行長張毅在會上表示,2025年,建設銀行將確保關鍵指標均衡協調可持續,全面提升價值創造力和市場競爭力。
鞏固個人住房貸款傳統優勢 保持消費金融領先優勢
據張毅介紹,過去一年,建行新增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98萬億元,增速8.3%,高于全市場平均增速。在結構上,建行持續鞏固大零售貸款市場領先優勢,量價險合理匹配。個人貸款及普惠金融貸款的收益率保持可比同業的較優水平。
過去一年,建行對公貸款增長較快,重點領域占比持續提升,支持經濟轉型,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科創、綠色、制造業貸款均有兩位數以上增長。另一方面,建行持續鞏固傳統動能領域的貸款優勢,在基建相關領域,如電力、熱力貸款增速均超過兩位數。建行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做好保交房的相關工作,大力推進“三大工程”。
張毅透露,2025年,建行將緊跟宏觀經濟導向,加強客戶營銷力度,深入挖掘有效信貸需求,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維護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建行將繼續做好“兩重”項目和基礎設施領域的信貸支持,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和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投放的領先優勢,落實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張毅表示,建行將鞏固個人住房貸款的傳統優勢,開展消費金融專項活動,響應國家消費提升專項行動。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強購車、家裝、家電等領域的消費信貸拓展,繼續保持消費金融的領先優勢。
今年凈息差仍有下行壓力
2024年末,建行凈息差為1.51%,在可比同業中保持領先。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建行的主要做法是正確處理總量和結構的關系。建行在資產負債總量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在優化結構上下力氣做文章,包括在資產負債的業務結構、期限結構、產品結構、區域客戶結構等方面都做了一些優化和調整。
談及優化資產端配置,生柳榮指出,建行去年響應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號召,加大地方債投資力度,地方債投資資本占用較低,稅后實際收益率較高,所以建行整體的債券投資組合收益率的下降幅度小于國債收益率的下降幅度,發揮了減緩凈利息收入下降的作用。
生柳榮還指出,總體來看,2022年以來我國存款利率不斷下降所釋放的空間,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對沖去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下調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對銀行的影響。
對于今年凈息差走勢,生柳榮表示,考慮到今年我國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人民銀行將擇機降準降息,LPR有一定的下行空間。總體判斷今年的凈息差仍有下行壓力,但下行幅度會小于去年。“下一步,我們會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的結構優化、加強存貸款的定價管理,我們有信心,2025年的凈息差仍然能夠保持可比同業的領先優勢。”
今年以來房貸受理量、投放量延續良好勢頭
住房金融是建行傳統的優勢業務。建行副行長?紀志宏指出,今年以來,房貸的受理量、投放量延續良好勢頭,為全年貸款的穩健增長打下了良好基礎。今年部分重點城市新房市場出現積極變化,為房貸增長趨勢進一步向好創造了有利環境。
紀志宏指出,當前居民的住房需求日趨多元化,在滿足“有房住”的基礎上,還追求“住好房”,改善性需求持續增長,住房交易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以舊換新、“帶押過戶”等情況明顯增多。他表示,建行將繼續以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擦亮“要買房到建行”這個金字招牌,圍繞客戶買新房、換好房多樣化的住房需求,住房交易方式的變化,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全面支持好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紀志宏同時指出,受市場調整等多種因素影響,前期個人住房貸款風險防控壓力有所加大。但隨著樓市相關政策實施落地,以及建行加強全流程貸款防控措施以后,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暴露的趨勢已經有所緩解,建行個人住房貸款資產質量相對平穩。
針對客戶收入波動等問題,紀志宏表示,建行將通過優化調整還款計劃等方法,緩解客戶階段性的還款壓力。建行將持續優化房貸的評分卡、風險預警模型、樓盤大數據估值模型等數字化風控工具。全面提升精細化的風險管控水平,同時用好多種手段加強不良貸款處置力度,確保資產質量保持在平穩水平上。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