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阿里司法拍賣網站顯示,國都證券30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拍賣結束,經過激烈競價,最終浙商證券以5704.2萬元總價競得,成交單價為每股1.9元。該價格較3月21日國都證券收盤價1.7元溢價11.85%,較4579.2萬元起拍價溢價24.57%。截至目前,浙商證券對國都證券已逐步構建控股地位,累計耗資51.85億元,總持股比例超34%,遠高于第二大股東中誠信托。
浙商證券持股比例已超34%
據悉,此次國都證券30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拍賣備受矚目,共有5人報名,139人設置提醒,圍觀次數達6665次,競價輪次高達156輪,延時150次。最終成交價為每股1.9元,成交總價達到了5700萬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交易是浙商證券加快并購重組步伐、持續進行戰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實際上,自2023年12月啟動收購計劃以來,浙商證券已通過多輪交易逐步構建控股地位。
2024年3月,浙商證券以28.3億元受讓重慶信托等5家股東合計19.15%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同年5月、6月,浙商證券分別以22.98億元摘得國華能源7.69%股份及同方創投、嘉融投資7.41%股份。截至此次競拍前,浙商證券已累計斥資51.28億元,持股比例達34.25%,每股平均成本約2.57元。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國都證券前5大股東分別是浙商證券(34.25%)、中誠信托(13.33%)、北京國際信托(9.59%)、東方創投(5.13%)、山東海洋控股(5.13%)。
而在此次競拍之后,由于國都證券總股本為58.3億股,此次3000萬股占比為0.51%。以此計算,在競拍完成后,浙商證券總持股比例約為34.76%,仍然遠高于第二大股東中誠信托。
年內多起券商并購加快推進
今年以來,證券業并購整體仍舊熱情高漲,除“浙商+國都”的持續推進外,還有涉及湘財股份、西部證券、國融證券等券商機構的多起并購案落實新進展,而前期事項基本完成的“國君+海通”、“國聯+民生”等并購案已成功完成了包括更名等在內的一系列后續事宜。
目前尚在推進的并購案例中,“西部+國融”已進入監管反饋階段。今年2月,證監會網站披露信息顯示,對國融證券變更主要股東、國融基金變更實際控制人申請提出反饋意見。要求西部證券進一步細化收購國融證券后初步整合方向(含各下屬子公司)。
此外,3月中下旬,湘財證券母公司湘財股份與大智慧發布公告,湘財股份正在籌劃通過湘財股份向大智慧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大智慧,并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
而新成立的“國泰海通”“國聯民生”等合并后企業也已相繼完成更名事宜。今年3月16日,國泰君安發布一系列公告,宣布擬變更公司名稱為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A股證券簡稱擬變更為“國泰海通”,公告同時還對實施客戶及業務遷移合并等事項進行了安排。今年2月,國聯證券公告稱,A股證券簡稱由“國聯證券”變更為“國聯民生”,股票代碼“601456”保持不變。變更實施日期為2025年2月14日。
國開證券分析認為,2025年證券行業并購重組將持續活躍,頭部券商有望通過較強的資本使用能力實現外延式整合,部分中小券商則更注重區域和業務互補,實現彎道超車,同時同一實控人旗下券商并購整合及央國企聚焦主業、轉讓旗下券商股權也有望帶來并購催化。
國信證券研報稱,在當前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證監會鼓勵通過并購重組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推動行業并購重組加速。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國資收購民營券商、同一國資背景下整合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