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突發消息,引爆了A股鈷板塊。
據新華財經消息,剛果(金)有關部門2月24日宣布,該國決定暫停鈷出口四個月,以應對全球鈷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這項措施自2月22日生效。
某鈷產業鏈上市公司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駐剛果(金)的辦公場所尚未收到當地官方發來的暫停出口的正式文件。不過,從多方的反應來看,上述“剛果(金)暫停鈷出口四個月”的消息屬實。該事件對公司的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剛果(金)是全球鈷礦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鈷儲量和產量均占據全球七成以上的份額。受上述消息影響,截至2月25日收盤,騰遠鈷業、寒銳鈷業漲超8%,華友鈷業漲超4%。
鈷頭號出口國稱全面暫停鈷產品出口
鈷是一種銀白色的鐵磁性金屬,具有硬度高、耐高溫和耐腐蝕的特性。鈷的獨特性質使其成為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和便攜式電子設備中,鈷能夠顯著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近年來,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崛起,鈷作為電池正極材料的關鍵成分,需求量急速上升。數據顯示,超七成的鈷用于電池制造。
剛果(金)戰略礦產市場監管控制局2月24日發布的聲明稱,為了穩定鈷市場,需采取臨時的暫停出口措施。從2月22日起,該國暫停出口任何鈷產品,其中包括工業型產品、半工業型產品、來自小規模礦山的鈷產品以及手抓礦,暫停期為四個月。
剛果(金)戰略礦產市場監管控制局于2019年成立,隸屬該國礦業部,負責監管和控制戰略礦產(例如鈷礦)的生產和出口,確保戰略礦產市場的吸引力和穩定性。
從鈷資源的全球分布來看,剛果(金)獨占鰲頭,該國是全球鈷資源最集中、儲藏量最大的地區。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剛果(金)的鈷儲量為600萬噸,占全球總儲量的55%。截至2024年,剛果(金)的鈷產量為22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6%。
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劉磊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剛果(金)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國。近年來,剛果(金)鈷的產量持續增長,這主要得益于銅礦的開采。隨著銅需求量上升,這些銅礦的副產品——鈷產量也隨之增加,從而推動了鈷市場供應的增加。據統計,2024年全球鈷原料產量達到26萬噸,同比增加16.3%,過剩量持續加劇。
鈷價或止跌回升
近年來,鈷價總體呈下滑走勢。安泰科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國產金屬鈷價報17.05萬元/噸,環比微漲。總體上看,2022年一季度以后,鈷價呈現震蕩下跌的走勢,跌勢已長達近三年。由此,業內人士推測,鈷價持續下行是剛果(金)此次限制出口舉措的主因。剛果(金)擬通過減少供應的方式,推動鈷價反彈。
無錫中聯金鈷鋰分析師張小霞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受銅價上漲帶動,剛果(金)當地的礦山加大了開采力度,帶動鈷原料產量的急劇上升,鈷供應已明顯超過需求,導致鈷價一路下探至二十年來的最低點。剛果(金)生產的鈷中間品價格最低更是跌至每磅5.65美元。為遏制鈷價持續下跌趨勢,剛果(金)宣布將暫停鈷出口。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出口禁令“單方面且無一例外”適用于所有生產商,但并不限制生產,也不會影響銅的出口。
上海千鈷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文濤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此前鈷價持續下跌,冶煉廠的原料庫存總體上相對有限。若剛果(金)的舉措落地,預計鈷價很難再回到前期低點,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回升到20萬元/噸以上。
不過,考慮到海運周期等時滯因素,該事件對于供應面的真正影響,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逐步顯現。劉磊表示,鈷礦相關產品從剛果(金)運抵南非港口需30天左右,此后經歷40天至50天海運的抵達中國,全鏈條運輸周期約為70天至80天。因此,此次暫停出口的影響預計將在7月份逐步顯現,屆時市場供應的減少可能會影響鈷價。
從中長期來看,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全球鈷產業鏈供需情況復雜,短期的限制供應舉措難以從根本上影響鈷價走勢。
“短期來看,若剛果(金)嚴格實行該政策,且短期內其它出口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尼等)難以彌補缺口,將直接導致全球鈷供應鏈出現動蕩,鈷價或在明顯回升后維持震蕩態勢。”張小霞表示,中長期來看,在下游需求沒有出現新增長點的情況下,鈷供應過剩局面仍然較難改變。
劉磊認為,由于全球鈷市場的供需結構較為復雜,僅僅四個月的出口暫停,不足以對長期價格走勢產生根本性的改變。長期來看,鈷的價格將更多地取決于電動車行業的需求、替代材料的發展以及技術進步(如固態電池等)。若電動車需求持續增長,鈷的需求也可能隨之回升;此外,隨著鈷回收技術的進步,鈷的供應量可能得到一定的緩解。因此,即便剛果(金)采取短期措施干預供應,長期的供需關系可能依然是決定鈷價走勢的關鍵。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