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來,由DeepSeek引發的中國資產重估敘事帶來恒生指數快速上漲, A股與H股市場走勢逐漸分化。
數據顯示,港股恒生指數2月以來的累計漲幅超過15%,而A股上證指數的漲幅不到4%。在此背景下,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指向目前A股或更具性價比優勢。
AH溢價持續走低
自今年2月以來,由于A股和港股走勢分化,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2月24日盤中,AH股溢價指數一度跌至131.96點,2月25日的均值為134點左右。
恒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在2007年7月推出,并追溯至2006年1月。據介紹,該指數量度符合互聯互通交易條件,且同時以A股及H股形式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內地公司(AH公司)所發行的A股及H股間的平均價差,旨在簡明地顯示AH公司的A股相對H股的溢價或折讓,當指數點為100的時候,意味著平均而言A股與H股價格相等,若指數大于或小于100,則分別反映A股相對H股存在溢價或折讓。
該指數推出后,曾在2008年1月達到208點,即A股較H股出現108%溢價;而在2006年4月,A股較H股曾出現15%的折價,為指數的最低點。2014年底后,AH股溢價指數一直在100以上。
為何同一家公司會出現價格差異?易方達基金認為,造成A股和H股股價不一樣的原因主要由于市場利率、投資者偏好等。
易方達基金指出,A股投資者具有持股時間相對短,風險偏好相對高等特征;而港股主要投資者則有持股時間相對長,更看重投資標的的長期安全邊際等偏好特征,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兩地上市的同一標估值定價出現差異。
同時,內地和香港市場參考的市場利率是不一樣的。A股市場主要參考中國國債收益率為市場利率;而由于港元和美元實行聯系匯率制度,即港元與美元之間保持一個固定的兌換匯率,使得港元與美元強掛鉤,香港政府債券收益和美債收益率的走勢高度相關,香港市場投資者在對股票進行估值定價時,通常會參考美國國債收益率作為市場利率。
此外,A股和港股市場的流動性水平差異也會影響AH股價差。整體來看,A股成交相對H股明顯更加活躍,表現在換手率高、市場流動性相對較高,因此A股市場相對港股市場存在著所謂“流動性溢價”(通常在流動性更好的市場,股票的估值定價相對更高)。
機構看好A股性價比
隨著AH股溢價指數持續走低,機構觀點多數認為,當前A股的投資性價比高于H股。
高盛在2月23日發布一篇名為《是時候實施“A計劃”》的報告,認為在估值優勢和政策預期支撐下,A股有望在未來三個月內迎來追趕反彈,預計將有2%的超額回報。
高盛表示,歷史上,A股與H股的3個月相對回報通常在±10%范圍內波動,當相對回報超出這一范圍時,有很高的概率發生反轉。經驗表明,當A股與H股的回報差距超過15%時,有95%的概率發生逆轉。
具體來看,高盛的分析指出,小盤股可能表現更佳,科創50指數、創業板指數和中證1000等小型股指數,由于對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的敞口更高,且散戶持股比例較高,有望從情緒改善中受益。大盤股指數中,新推出的中證500指數可能優于滬深300指數,因為前者對科技和創新行業的敞口更高。
光大證券研報表示,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賺錢效應帶來的資金流入將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估值。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處于2010年以來的均值附近,而隨著政策的積極發力,中長期資金以及前期賺錢效應帶來的增量資金或將加速流入市場,有望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的估值。
中信建投的觀點稱,從近期交流看,中國機構對股票興趣開始大于債券,在股票中對紅利風格興趣顯著下降。對全球資金來說,中國科技股重估認同度不斷上升,而人民幣止跌回穩是重要體現信號,人民幣匯率強勢反彈與中美經貿預期修復共振。
校對:王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