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乙巳蛇年以來,可謂“巳巳”如意,春晚中會跳舞的機器人、Deepseek火爆出圈,成為全球AI從業者關注的焦點,持續點燃資本市場對科技板塊的投資熱情,以AI產業鏈為代表的科技板塊走勢強勁,受到資金的追捧。
面對智能時代的科技投資浪潮,博時基金敏銳洞察市場機遇,緊跟時代的步伐,持續布局科創板塊,根據公告,將于2月25日起公開發售博時科創AI ETF聯接基金(A類023520/C類023521),助力投資者一鍵布局科創板人工智能領域,共享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果。
投資熱情持續上漲 科創AI指數過去半年漲幅超90%
蛇年以來,A股資金風險偏好及成交動能回升,同花順數據顯示,自2月6日以來,日成交額均超過1.5萬億元,春節前一周的日成交額則在萬億元附近徘徊。
科創AI指數表現亮眼,截至2025年2月20日,其過去半年漲幅達91.92%,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16.89%、17.89%、41.94%。科創AI指數顯著超越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表現。自科創AI指數成立基日(2022年12月30日)至2025年2月20日,科創AI指數漲幅為77.27%,同期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9.01%、1.87%、-5.27%。科創AI指數的年化波動率也較上述指數更高。(指數歷史表現不預示未來,不代表相關產品收益。注:指數基日是指數開始計算并設定初始基準值的特定日期,通常作為衡量后續變化的起點。)
“場內+場外”全覆蓋 一鍵布局AI板塊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自動駕駛到圖像識別,從金融分析到智能客服,AI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人工智能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已成為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相關配置價值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早在去年12月份,博時基金就公開發售了科創AI ETF,盡管博時科創AI ETF成立時的規模僅2.35億元,但隨著市場行情的助攻,截至2月20日,該產品規模已迅速上漲至12.01億元,漲幅超400%。(資料來源:上交所官網、基金成立公告,截至2025年2月20日。)
此次于2月25日起公開發售博時科創AI ETF聯接基金(A類023520/C類023521),將為場外投資者提供一鍵投資人工智能領域的工具,也使他們能夠間接參與ETF投資。
場內+場外,雙管齊下,有助于實現場內外聯動,也將進一步完善被動投資產品線,以滿足投資者多樣化的需求。
就跟蹤的指數而言,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簡稱“科創AI指數”)于2024年7月25日發布,該指數匯聚了科創板市場中30只市值較大且業務涉及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上市公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
從市值分布來看,科創AI指數總體偏中小盤,指數平均市值為342.16億元,其中500億元以上的成份股僅3只,占指數權重49.65%。(資料來源:中證指數公司,wind,截至2025年2月20日。)
從行業分布來看,科創AI指數覆蓋人工智能產業上中下游領域,聚焦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從中信二級行業分布來看,半導體占比45%,占據半壁江山。(資料來源:中證指數公司,同花順,截至2025年2月20日。指數行業分布及其權重可能根據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具體以指數編制公司發布信息為準。)
從入選樣本來看,科創AI指數成份股涵蓋了與人工智能高度關聯的產業鏈各環節公司。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的基礎資源建設、關鍵技術突破及創新應用拓展等方面均展現出優勢和成長潛力。
博時科創AI ETF聯接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李慶陽認為,科創板定位于硬科技,目前國家政策對科技創新領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而人工智能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科創板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充分體現了其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定位,正在為中國硬科技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AI產業趨勢的進展取決于AI應用端和消費端的突破,近期DeepSeek的出現則是加速了這一進程。DeepSeek采用開源模式,使小團隊、低成本、高水平開發成為可能,對A股的AI行情將會產生積極影響。DeepSeek的快速崛起,不僅展示了中國AI技術的全球競爭力,也為AI產業的商業化落地和國產化替代開辟了新路徑。未來,隨著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中國AI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或有望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引領者。
持續布局科創板
近年來,博時基金持續加大科創板的布局力度,在科創產品線上布局較為全面,目前公司旗下指數產品已覆蓋大部分科創板指數,如博時科創AI ETF(588790),以及科創創業50ETF(588390)、科創新材料ETF(588010)、科創板50指數基金(A類018145/C類018146)、科創100指數ETF(58803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9857/C類019858)、科創芯片ETF博時(588990),以及2月21日剛結束募集的科創綜指ETF博時(589900),不斷豐富投資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的工具箱。
為了能給投資者提供更為全面、多元的科創板投資選擇,博時基金再度發力,為旗下科創指數家族再添一員——博時科創AI ETF聯接基金(A類023520/C類023521),該產品于2月25日起公開發售。
“主動+被動” 齊發力 助力投資者共赴指數投資盛宴
早在2019年,博時基金便未雨綢繆,在科創板面世之際成立了一支“投研天團”,核心科創投研團隊在博時投研一體化平臺下精選競爭優勢和較高成長性的企業,重視組合風險控制,致力于實現科創板行業深度研究。
同時,作為“老五家”的博時基金,早在2009年就開始進行指數投資領域的布局,成立了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是國內公募基金行業較早組建的量化團隊之一,主要負責公司各類指數投資以及量化產品的研究和投資管理工作,整體實行“投研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強化“Alpha和Beta”相互賦能。
在管理上,團隊尤其注重差異化的目標導向與多維度融合的服務支持,對于指數化工具型業務采用“客戶+服務+融合”的目標導向,對于阿爾法類產品采用“業績+研究+服務”的目標導向。經過長期辛勤耕耘,團隊目前已經形成了多種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如純被動投資策略、Smart Beta策略、指數增強策略、主動量化策略、CTA策略、ETF輪動策略、FOF配置策略等。
與此同時,博時基金不斷完善被動產品體系,目前已包括涵蓋核心寬基、特色主題行業、Smart-Beta、商品指數、債券指數、跨境指數等在內的多資產產品,致力為投資者提供個性鮮明、層次豐富的全領域指數投資工具,滿足不同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要,前瞻把握指數化投資時代機遇。
經過15年的辛勤耕耘,博時基金已積累了豐富的被動產品管理經驗,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博時基金共管理ETF及指數基金數量103只,合計管理規模1914億元*。
在市場向好的背景下,在中國科技創新這艘巨輪向著星辰大海的遠大目標全速前進的征途里,博時基金正以創新、進取的姿態,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助攻”,為科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屬于博時的“專業力量”。
*注:數據來源,博時基金。如未特別說明,數據均源自上交所網站、指數編制公司、Wind。
博時科創AI ETF及聯接基金、博時科創綜指ETF、博時科創創業50ETF、科創新材料ETF、科創板50指數基金、博時科創100ETF及其聯接基金、科創芯片ETF博時風險等級均為:中高風險(此為管理人評級)。
風險揭示書
尊敬的投資者:
投資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別風險。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當您購買基金產品時,既可能按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
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本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博時基金做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凈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特殊類型產品風險揭示:
如果您購買的產品投資于境外證券,除了需要承擔與境內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本基金還面臨匯率風險等境外證券市場投資所面臨的特別投資風險。
如果您購買的基金投資范圍為依法發行上市的股票(含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及其他經中國證監會核準上市的股票)等,科創板股票的特有風險包括流動性風險、退市風險及投資集中風險等。
五、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博時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凈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六、上述內容涉及的基金產品均由博時基金(以下簡稱“基金管理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約定申請募集,并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許可注冊。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http://eid.csrc.gov.cn/fund/disclose/index.html和基金管理人網站http://www.bosera.com/index.html進行了公開披露。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于本基金沒有風險。(CIS)
校對:劉星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