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最新發布的《2024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下稱《簡報》)顯示,2024年,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外)新增裝機14388臺,容量8699萬千瓦,同比增長9.6%。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137萬千瓦,占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93.5%,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561.9萬千瓦,占全部新增裝機容量的6.5%。
《簡報》顯示,2024年,中國風電市場有新增裝機的整機制造企業共13家,前5家市場份額合計為75%,前10家市場份額合計為98.6%。2024年風電整機裝機前5名分別是金風科技、遠景能源、明陽智能、運達股份、三一重能,對應裝機容量分別是1867萬千瓦、1363萬千瓦、1229萬千瓦、1151萬千瓦、915萬千瓦。排名前10的廠商還有東方電氣、中國中車、電氣風電、中船海裝和聯合動力。
此外,2024年,共有7家整機制造企業有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其中,明陽智能新增裝機185臺,容量為175.7萬千瓦,占比為31.3%。其次為金風科技、東方電氣、電氣風電、中船海裝、遠景能源和運達股份。
出口方面,2024年,有5家整機制造企業分別向23個國家出口了風電機組,其中,金風科技出口容量2478.4MW,遠景能源2284.8MW,運達股份240MW,明陽智能143.6MW,電氣風電47MW。
天風證券在近期研究報告中指出,國內風電需求有預期差,風電收益率優勢愈發明顯,業主在風光開發上開始向風電傾斜;海外風電市場打開,國內外風電需求空間打開。
其中,國內陸風需求超預期,2024年國內風機招標量197.3GW,同比增長85%,預計2025年陸風新增裝機量95GW,同比增長30%。從中長期需求看,新能源入市趨勢下風電收益率更高,風電需求預計將迎來持續性回暖,預計2026年陸風新增裝機超過100GW。國內海風成長性趨勢同樣明確,預計2025—2026年海風裝機分別為12GW、18GW,同比分別增長71%、50%。
海外方面,亞非拉陸風和歐洲日韓海風貢獻需求新增量,根據GWEC預測,亞非拉陸風2024—2028年均裝機22GW,CAGR11%;歐洲2024—2028年海風年均裝機8.5GW,CAGR41%,日韓海風加速推進。
天風證券分析,需求高增下,供給格局向好,風機價格拐點出現,帶動風機及零部件盈利修復;海外產能不足,價格彈性及盈利彈性優于國內,行業通脹下,風電設備企業業績迎來持續修復。其中,國內陸風風機價格拐點已現;國內海風需求不足仍為主要矛盾,2025年預計行業開工景氣度提升,價格有望迎來回暖;此外,海外風電產業鏈供需缺口大,海外價格明顯高于國內,盈利彈性大。
記者注意到,在相關機構調研中,價格、海外市場以及海風等情況也受到普遍關注。關于價格,運達股份表示,風電機組的價格受到產品類型、市場環境、項目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2024年10月的北京風能展上,國內 12家整機商簽訂《中國風電行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自律公約》,重點解決低價惡性競爭、合同條款有失公平等問題;同時,隨著行業內對風機質量和可靠性的重視程度持續提高,預計風機招標價格將保持企穩態勢。
關于海外市場,運達股份表示,公司已在東南亞、東歐、中亞、南美等區域獲取訂單,2024年公司又在中東等市場實現突破,已獲取部分風電項目訂單。同時公司已啟動與國外大型能源集團的合作,未來將加速全球戰略布局,加大海外新業主開拓力度,提升海外訂單規模,打造公司未來盈利增長點。
金風科技談到,2024年以來,公司在摩洛哥、菲律賓、格魯吉亞等其他市場相繼獲得業務突破,公司業務已遍及全球6大洲,42個國家。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國際業務累計裝機8051MW,其中在北美洲、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裝機量均已超過1GW,在亞洲地區裝機(除中國)突破2GW;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海外在手外部訂單共計5536MW。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2024年前三季度,部分風電廠商業績向好,其中,金風科技實現凈利潤17.92億元,同比增長42.14%;運達股份實現凈利潤2.668億元,同比增長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