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強化產業邏輯,聚焦核心資產
高度依賴資金接力的純主題板塊未來可持續性有限,料市場會更加聚焦明確的產業邏輯兌現,年初以來“大象起舞”的行情只是核心資產重估的開端。熱門主題的超額換手率和成交占比均處于歷史極高分位,活躍資金倉位已升至過去五年的最高水平,料后續純粹依賴資金接力的板塊行情持續性有限。
從產業邏輯角度來看,DeepSeek大規模部署和應用,以及阿里巴巴CAPEX大幅超市場預期意味著國產AI已經從映射和主題階段邁向真正的產業趨勢,預計未來市場會聚焦優質龍頭。科技板塊中建議重點關注國產算力鏈、以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AI應用、以及端側AI三大主線。傳統核心資產中想象空間足夠大、低位時間足夠久、機構持倉出清相對徹底的鋰電和創新藥亦值得關注。
申萬宏源:有縱深的產業趨勢應淡化短期擇時
短期討論性價比問題的投資者有所增加,但科技產業趨勢和政策持續催化,行情在分歧中延續。性價比分析是擇時的重要參考,但有縱深的產業趨勢方向,短期擇時可能并不重要。中期成長相對價值占優的宏觀環境未變,難有全面高切低行情。一個更重要的切換是產業趨勢不同階段,領漲細分領域可能變化。
國內AI有望演繹類似跨越多年的產業趨勢行情,期間最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產業發展階段,領漲方向的切換。短期結構仍推薦國內AI算力和應用、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一季報期關注兩個方向的機會:供需格局改善有望率先驗證的方向;長期破凈公司市值管理方案集中公布。
華泰證券:產業趨勢或推動資產重估進一步擴散
上周A股震蕩上行,阿里財報超預期帶動下半周科技板塊繼續上行,中國資產重估行情或進一步擴散:第一,產業、地產、民企營商環境等積極因素繼續涌現,阿里財報超預期有望推動AI主題投資向產業賽道投資過渡;第二,全球資金在中美權益資產之間再平衡,目前主動配置型外資對本輪行情參與程度仍不高,若后續長線外資回流,外資偏好的國內優勢產業和高ROE資產或受益;第三,參考過往產業周期行情,產業邏輯強化或帶來擁擠度中樞抬升,當前或可適當放寬對擁擠度的容忍度。配置上,電子、傳媒等擁擠度較高,繼續在科技內部高低切,關注醫藥、金融等受益于AI的低位板塊。
中信建投:春季攻勢未完
對全球資金來說,中國科技股重估認同度不斷上升,同時擔心美國經濟邊際趨勢可能向弱,資產走勢初現中強美弱。雖然近期科技板塊漲幅不小,但綜合看春季攻勢未完,AI+主線明確。當前市場外部環境平穩,宏觀邏輯暫讓位于產業趨勢,科技股行情攻勢未完,如短期交易過熱導致回調,預計也不會是行情終點,而是還有再布局與進攻機會,繼續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差與產業趨勢共振方向。建議關注互聯網、通信、電子、計算機、傳媒、有色等行業。
海通證券:產業政策將進一步聚焦科創
近期DeepSeek橫空出世帶來AI版圖重構,這一突破性進展折射出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勁勢頭,背后亦離不開我國科創政策的支持。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體現了決策層對于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結合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今年地方兩會產業政策信號,預計未來產業政策進一步聚焦科技創新,推動培育新質生產力。我國宏觀環境具備培育科技巨頭土壤,股市制度環境也為科技投資創造有利條件,中國科技“七姐妹”正崛起中。春季行情正在演繹中,結構上AI浪潮引領下的科技是持續性主線,存在預期差的消費醫藥及地產也應重視。
興業證券:如果畏懼高山,哪里還有洼地?
春節以來,國內AI產業鏈各環節重大催化不斷、產業敘事持續煥新,從而推動行情反復活躍、走向新高,且目前已逐漸形成了一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受益、并有望加速向各個應用場景擴散的敘事閉環,產業趨勢已愈加清晰。因此AI作為當下市場最為聚焦的主線方向,雖然短期成交占比升至高位可能會導致板塊出現階段性的震蕩調整,但通常不會導致行情系統性終結。重要的是在產業鏈內部做好擇時輪動,找到相對有性價比的方向。中長期看,在產業邏輯和政策環境的支撐下,AI或將不斷穿越短期的交易擁擠,繼續成為市場中長期聚焦的主線方向。
中銀證券:繼續錨定科技行情
在基本面預期修復、政策釋放提振資本市場信心以及科技龍頭的重估等多方面因素疊加下,當前市場仍處于主升浪持續上行過程中。風格方面,持續看好科創50。成長風格處于三年大級別占優的起點,2025年成長風格或將成為市場結構性行情的關鍵因素。一方面,短期市場仍處于風偏上行階段,其對于成長相對優勢的支撐作用不減。另一方面,雖然短期板塊交易活躍度持續上升,但產業趨勢的上行成為本輪科技行情持續性的重要支撐。在年內信用弱復蘇貨幣強寬松的背景下,具備產業趨勢的科創50有望成為市場結構首選。
國聯民生:期待“三月轉換”
當下AI行情正在走向極致,但是宏觀場景上并非沒有新的選擇。我們市場化企業的收縮性經營開始出現兩大分化:第一類是轉變為加大投資,走向新的產業發展;第二類是改善分配,資本向勞動力讓渡利潤最終促進消費。中國經濟的內生性動能正在孕育。
配置上,未來在國內基本面逐步向好帶來預期改善的背景下,推薦國內順周期相關的消費+中游制造+有色。在實物資產邏輯下,名義利率將跑輸通脹,全球定價、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將繼續重估,看好黃金+原油。另外可關注低估值+紅利,包括同時兼具中國宏觀風險下降的銀行、保險。
天風證券:過熱?多指標觀測泛科技演繹
目前TMT、高端制造等細分行業指數表現已較強。但在其他指標方面,滾動凈新高指標已經出現回落跡象。1月下旬以后,政策頂層設計支持疊加產業落地,TMT跑出明顯超額,對應后續可以繼續關注事件方面的驅動,包括CSP的資本開支、產業落地以及兩會政策情況等。
根據經濟復蘇與市場流動性,可以把投資主線降維為三個方向:DeepSeek突破與開源引領的科技AI+,消費股的估值修復和消費分層逐步復蘇,低估紅利繼續崛起。紅利回撤常在有強勢產業趨勢出現的時候,因此低估紅利的高度取決于AI產業趨勢的進展,而AI產業趨勢的進展又取決于AI應用端和消費端的突破。消費板塊投資的核心因子是估值,在當前消費板塊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復蘇周期抬頭,以宏觀敘事而對消費過分悲觀反而是一種風險,重視恒生互聯網。
信達證券:牛市宏大敘事產生的過程
每一輪牛市,最終往往都會有宏大的樂觀敘事。按照過程,可以把宏大敘事產生的過程分成三步。第一步,對之前熊市錯誤邏輯的修正,中國的經濟政策還有騰挪空間,2024年924后的上漲屬于第一步。第二步(牛市初期),部分產業走牛,股市漲幅不大,但熱點很多,投資者關注產業敘事。去年10月以來,市場處在這一階段。
DeepSeek的突破,讓投資者把局部產業發展提高到國運的程度。第三步(牛市中后期),隨著更多行業發展的變化,投資者把產業改善的原因上升到宏觀層面,認為可能大部分行業都可以借用宏觀的優勢,轉型互聯網+、新能源+、AI+,或復制之前很多行業在全球產業鏈地位上升的邏輯。整體來看,我們現在的宏大敘事,只演繹到了第二階段,后續一旦有更多行業產業出現樂觀變化,宏大敘事有可能在年內過度到第三階段。
責編:劉藝文
校對:祝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