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頭部理財公司新動向,積極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近年來,隨著被動投資的持續火熱,理財公司也開始積極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中銀理財發布了多款相關產品,華夏理財、招銀理財、民生理財等也有相關指數類產品待售。
業內人士表示,頭部理財公司積極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是理財公司積極響應政策指導、把握資本市場機遇、增厚組合收益的有力舉措。在監管機構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背景下,該類產品有望成為理財資金入市的重要切入點。
頭部理財公司積極布局新品
中國理財網顯示,目前,中銀理財發布了多款指數策略理財產品,包括中銀理財-聚富固收增益指數跟蹤策略368天持有期、中銀理財-智富指數跟蹤策略14天持有期等。
此外,華夏理財、招銀理財、民生理財等也有相關指數類產品待售。
中銀理財表示,理財公司積極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一是2024年以來監管部門多次鼓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積極推動資本市場生態建設,理財公司積極響應政策指導,把握資本市場發展機遇;二是面臨低利率的市場環境,通過配置指數類權益資產力爭增厚組合收益;三是指數投資風險分散、策略清晰,便于銷售渠道和投資者理解。
據該機構介紹,中銀理財已推出的指數跟蹤策略產品中,標的指數涵蓋市場主流的寬基指數,如滬深300、中證A500、中證1000等指數,通過投資相關指數ETF、場外聯接基金等方式來實現權益投資。公司后續將持續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并將探索指數增強型理財產品,即通過運用“指數跟蹤”與“主動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在跟蹤指數的同時,力爭獲取超越指數的超額收益,持續推動理財資金入市。
普益標準研究員石書玥表示,雖然指數理財產品已取得一定發展,其發行數量仍較為有限。隨著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趨勢和投資者教育的深入,理財公司基于豐富產品線、增強權益理財市場競爭力的考慮,積極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的趨勢將會延續。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也總結道,首先在政策支持和經濟復蘇的雙重作用下,A股市場有望走出新的周期;其次,國家多項政策也在鼓勵和引導中長期機構資金入市;最后,指數化投資由于成本較低、持倉透明、風險分散等優勢受到市場青睞。
或成為理財資金入市重要切入點
業內人士表示,在監管機構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背景下,指數策略理財產品有望成為理財資金入市的重要切入點。
中銀理財表示,在當前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權益市場的被動投資是大勢所趨,被動指數跟蹤策略或指數增強策略或成為理財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投資的重要切入點。
該機構分析,一方面,隨著指數市場的不斷發展,權益市場指數品種日漸豐富,有助于滿足投資者多樣的投資需求;另一方面,被動指數型權益基金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其工具屬性和配置價值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被動指數型產品有望成為理財公司進入權益市場的重要途徑,因此,指數策略理財產品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一位資深銀行理財分析師認為,一方面,理財公司布局指數策略理財產品是順應被動化投資趨勢的嘗試;另一方面,近幾年政策引導銀行理財資金入市,但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較低,過去“固收+主動權益”在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產品凈值波動大,投資體驗較差。而通過指數增配權益可揚長避短,降低理財在權益投研上的短板,豐富產品線,提升產品競爭力。
“不過,目前理財配置的指數基金更偏債券型基金,理財配置資金體量較大,通過債券指數基金配置在債市波動時交易更加便捷。”該理財分析師稱。
普益標準研究員孫圣欽也認為,從當前趨勢和政策導向來看,銀行理財機構將指數型權益產品作為含權理財布局的重要方向存在較強可能性:一方面,政策層面對理財資金入市的引導持續加強,指數產品因其風險可控、策略透明等特點,成為理財資金參與權益市場的理想載體。另一方面,隨著權益市場吸引力增強,指數化投資的優勢進一步凸顯。
王鐵牛也認為,從投資的角度看,目前國內指數化投資規模持續增長,指數產品種類豐富,功能多樣,這為理財公司布局指數策略產品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從產品角度看,理財公司布局含權指數產品,有助于擴大管理規模、豐富產品類型、拓寬市場布局;從管理角度看,通過被動指數產品布局權益市場,是理財公司抓住資本市場機遇,在大財富管理新一輪周期中提前布局的重要舉措。
從資產配置來看,理財產品也正增配被動指數型基金。根據華源證券此前披露的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理財減配靈活配置型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約30億元和35億元,但增配被動指數型基金約31億元。固收類理財推動了對被動指數型基金的逆勢增配。
“伴隨著權益市場持續回暖,相關產品的需求也會持續上升,未來銀行理財通過被動指數基金參與市場具有較大的擴展空間。”王鐵牛稱。
投資者應明確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及投資期限等
相比銀行理財的其他固收類產品,采用指數投資策略的產品可能將呈現更具彈性的凈值表現,業內人士也建議投資者,在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范圍內通過承擔對應風險來追求適當收益。
中銀理財建議,投資者在選擇該類產品時,需要關注產品的權益倉位比例和產品風險等級,確保符合自身的風險偏好及風險承受能力。同時,對產品的波動性和回撤有一定容忍度,對權益市場及相關指數較為了解,愿意長期持有,分享權益市場長期增長紅利。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頎也認為,這類產品更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強、追求長期收益且對金融市場運行有一定了解的投資者。
楊頎建議,投資者在選擇被動指數策略的理財產品時,應明確自身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及投資期限,并篩選跟蹤誤差小、費用低的產品。在持有過程中,建議保持穩定持有策略,避免因短期波動頻繁操作。同時,可定期進行投資組合再平衡,以維持目標風險水平。此外,投資者可通過學習基礎分析工具、關注宏觀經濟指標等方式,提升對金融市場的認知,從而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實現長期投資目標。
王鐵牛也表示,目前銀行理財被動指數策略產品,大多是以固定收益投資為主要配置范圍,通過滬深300、中證A500等指數的投資作為增強部分,大多數相關理財產品還是維持在R2中低風險等級,其整體收益和波動性要略高于傳統固收理財產品。
他進一步指出,指數策略理財產品適合希望追求超越傳統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又可以承受一定波動的投資者。投資者需要對相關產品可能的凈值波動有所預期,同時需要對權益市場走勢、買入時機把握等方面有所了解。
校對:王玥
制作:艦長
審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