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定增市場進一步回暖。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月19日,年內A股公司發布32單定增預案,同比增長28%。其中,17單定增用于融資收購其他資產,占比53.13%。
自去年9月底《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并購六條”)發布以來,并購重組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通過定增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項目明顯增多。
深圳大象投資控股集團總裁周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今年定增市場有望進一步回暖;同時,行業分化將加劇,新質生產力領域的項目將進一步增多;此外,機構化、專業化投資將成為主流,機構投資者更注重標的基本面、行業景氣度等,將推動市場愈發理性化、成熟化。
定增市場持續回暖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定增市場逐步回暖。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四季度A股發布110單定增預案,環比增長89.66%。42單定增股份上市,環比增長90.91%,合計募資535.67億元,環比增長146.95%。
市場人士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定增市場回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并購六條”出臺后,并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采用定增方式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方案增多。去年四季度披露的110單定增預案中,有44單用于購買資產,占比40%。整體來看,去年全年共有60單定增預案用于購買資產,四季度的數量占比超過七成。另一方面,A股市場回暖,投資者信心恢復,定增吸引力明顯提升。據Wind數據統計,去年四季度競價類定增折價率平均為16.01%,高于2024年平均水平(15.22%)。
今年以來,定增項目更加聚焦新質生產力方向。從年內發布的32單定增預案來看,化工、汽車與零配件、硬件設備行業定增預案較多,均有4單。從板塊來看,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發布13單,占比40.63%。
從定增融資擬投資項目來看,主要聚焦芯片、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比如,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擬用于射頻芯片制造擴產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安徽六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將用于投資建設28萬噸/年電池級精制磷酸項目。
去年4月份,證監會發布的《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提出,提升再融資的有效性和便利性,引導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導向的相關領域。
周力表示,當前定增項目更傾向于投資半導體、AI、高端制造、醫藥生物等新質生產力方向,這是政策重點支持領域,并購重組配套融資的項目數量也顯著增加。
中央財經大學資本市場監管與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未來新能源、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定增需求將顯著增加,進一步推動市場結構分化。
政策不斷發力
今年,定增市場再迎政策利好。1月22日,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允許公募基金、商業保險資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銀行理財等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在參與新股申購、上市公司定增、舉牌認定標準方面,給予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與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與一般投資者相比,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可以享受鎖價發行的政策。拓寬戰略投資者范疇,將給定價類定增項目帶來更豐富的資金來源,進而提升定價類定增市場的活躍度,推動定增市場規模擴大。開源證券分析師任浪表示,本次放寬戰略投資者認定規則后,公募基金等或將加大定價類定增項目投資力度,從而提升定價類定增市場的活躍度和市場規模。
周力認為,首先,《實施方案》擴大了市場資金來源,有助于提升融資效率。銀行理財、保險資管資金規模較大,其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定增,能夠為市場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從而有效緩解企業融資壓力,有利于大型項目順利推進。其次,有助于優化投資者結構,強化長期投資理念。戰略投資者的鎖定期長達18個月,具備參與公司治理的意愿和能力,能夠推動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結構、提升經營效率,同時減少短期投機行為,增強市場的穩定性。最后,有助于推動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通過引導中長期資金支持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定增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李曉表示,未來,隨著更多機構參與定增項目,有望降低上市公司融資成本。與此同時,保險資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更關注公司治理和ESG表現,有助于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強化戰略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