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三角多地設立專項基金,以“滴灌”的形式用金融活水“灌溉”當地重點產業、優質項目。
專項基金是針對某一特定項目或領域而設立的資金池。近日,江蘇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第二批產業專項基金集中簽約,涵蓋11個設區市和4家省屬企業,精準聚焦“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1650”產業體系。
2月18日,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專項母基金決策通過首個直投項目——蘇州美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助力該公司完成超億元A+輪融資。
“江蘇近期在直投項目方面動作頻頻,通過母基金被投子基金的底層資源,以‘優中選優’的戰略精準扶持項目。這種模式不僅能夠通過‘地毯式’搜索廣泛篩選項目,還能深入一線盡調,深入了解項目情況,讓出資更有底氣。”蘇創投相關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
2月18日,浙江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簽約發布儀式在杭州舉行。該基金總規模70億元,是“4+1”專項基金群落地的第17只專項基金,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集群化培育、規模化提升、智能化發展和國際化布局。浙江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強民表示,通過“子基金+直投”模式,持續放大省市區統籌聯動、財政國資有機互動優勢,導入資源、共享項目、共建生態,精準投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關鍵環節和重點企業,做大做強“浙系”新能源汽車產業。
上海多地也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產業發展。2月13日,臨方投資和上海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相關主體作為主要發起人,成功設立顛覆性技術專項基金。通過基金投孵賦能,快速構建“聯合研究院+基金+孵化器”三位一體模式,加速把顛覆性項目選出來、干出來、用起來,打造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樣板。
2024年末,安徽蕪湖出臺“蕪湖二十條”提出,組建科創基金群,面向優質科技成果、高科技項目和創新型企業進行“直投”“跟投”。
母基金研究中心研究部負責人王爽對記者表示,招商引資是過去各地政府設立母基金的動力之一。有關意見明確“不以招商引資為目的設立政府投資基金”,對創投市場影響很大。“各地政府更加積極設立專項基金,針對某一特定領域發力,通過母、子基金聯動的方式,更精準地‘滴灌’進優質科創類項目,緩解部分科創企業的融資難題。”
中財基金江蘇合伙人朱信亞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各地政府更加聚焦特定行業或項目進行投資,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夯實產業基礎,精準扶持企業,以此推動當地產業蓬勃發展,吸引更多外省優質企業。
特設基金單投一個項目也成為當前政府投資基金的一大趨勢。近日,一彬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3500萬元設立共青城民生創新智能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專項投資于機器人細分產業鏈企業蘇州法奧意威(蘇州)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
“專項基金投資標的的選擇并不是以排除特定地區、特定行業為投資前提,而是選擇確定性較高的項目集中投資,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投資效率。若項目被上市公司投資,未來有可能被上市公司并購,完成退出。”王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