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小幅震蕩。
主要股指漲跌互現,上證50指數創3周來新低,滬深300、科創50等亦有所下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北證50等指數則微幅飄紅,市場成交萎縮至萬億元以下,創近3個月以來新低。
盤面上,銀行、人形機器人、體育、汽車等板塊相對活躍,航空裝備、醫療服務、石油、可控核聚變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實時監測數據顯示,銀行獲得逾41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均獲得超30億元凈流入,非銀金融、汽車、機械設備也都獲得超20億元凈流入。國防軍工、公用事業主力資金凈流出超10億元,石油石化、醫藥生物、房地產等也小幅凈流出。
展望后市,招商證券指出,在4月中上旬,年報和一季報業績預告的披露仍然成為壓制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邊際走弱的經濟數據也可能會階段性降低風險偏好。從外部環境來看,美國針對中國的打壓縱深演繹,4月將迎來一波集中風險釋放。4月下旬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可能會進一步定調財政支出提速或者其他穩增長的政策落地。而外部沖擊也有望階段性緩解,市場有望重新回到上行趨勢并加速上行。
華泰證券稱,A股延續縮量調整態勢,資金熱度整體有所降溫,但暫未出現顯著凈流出。順勢資金中,融資資金活躍度回落至春節后新低,但融資余額仍位于高位,尚未轉向大幅凈流出。與之相對,逆勢資金凈流出態勢減緩,寬基ETF凈申購、回購預案規模回升,產業資本凈減持規模同步收窄,資金底部或仍有支撐。
市場焦點方面,大金融今日全線走強,銀行股領漲,板塊指數盤中一度漲逾1%。上海銀行連續8日上漲,股價創歷史新高(復權,下同),滬農商行也8日7漲,創年內新高,渝農商行創5年多新高,長沙銀行創4年新高,廈門銀行創近3年新高,北京銀行、江陰銀行等也紛紛創出年內新高。
多元金融、券商、保險、互聯金融也跟隨走強,電投產融臨近收盤,由跌逾3%直線拉升至漲停,湘財股份、華創云信等漲幅居前。
銀行股普遍處于估值低谷,截至今日收盤,A股42家銀行股中僅招商銀行市凈率超過1,其余41家銀行均處于破凈狀態,破凈率高超95%。
伴隨著業績發布,青島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渝農商行等先后發布估值提升計劃。交通銀行計劃未來三年(2025年—2027年)每一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該會計年度集團口徑下歸母凈利潤的30%;平安銀行計劃2024年—2026年度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在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10%至35%之間。
此外,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日前分別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宣布引入財政部戰略投資,政策支持態度明確。
中信證券預計,上市銀行2025年一季度信貸投放策略保持積極,資產定價保持穩定,息差如期回落但幅度小于預期。受資金市場利率波動影響,部分銀行非息收入環比走弱,但由于上年大部分銀行確認收益基數不高,預計投資收益規模環比穩定。整體而言,銀行股投資仍受商業模型重估利好估值上行的主邏輯牽引,板塊絕對收益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概念今日現嚴重分歧,也受到市場關注。一方面,山水比德20%漲停,創1年半新高,東土科技、華立股份、信雅達等漲停或漲超10%。另一方面,匯金科技連續3日20%一字跌停,信息發展、泰爾股份等也跌停或跌超10%。
德邦證券表示,當前,在生成式AI浪潮下,智算需求的爆發或推動我國IDC行業景氣度再次回升,行業向AIDC演技。AIDC建設技術行業門檻提升,需求爆發下有望加速行業出清。建議關注具備核心區域資源稟賦和綁定行業大客戶的國內龍頭IDC廠商及IDC關鍵產業鏈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