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資寵兒”到“退市風險股”,一度暴漲超八倍的大牛股匯金科技(300561.SZ)如今正在經歷一場戲劇性的轉變。
在淄博國資高調“跨省”接盤與游資的接力炒作之下,作為一家凈利潤連續(xù)七年下滑、業(yè)績由盈轉虧且營收不足1億元的公司,匯金科技以年內365.76%的累計漲幅僅次于寒武紀(688256.SH),位列A股2024年漲幅榜第二。
然而,當業(yè)績預告突然“變臉”導致公司或被“*ST”、監(jiān)管警示函接踵而至之時,公司股價應聲一字跌停。在“過山車”式的狂歡背后,隱藏的資本游戲邏輯逐漸浮出水面,而淄博國資如今態(tài)度依舊“曖昧”。
3月31日,據(jù)匯金科技證券部及淄博高新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淄博國投”)方面證實,自淄博國投2023年6月按約支付完2.33億元轉讓款以來,公司控制權轉讓事項至今再無實質進展。
營收數(shù)據(jù)“回避”引發(fā)的*ST風險
3月28日,匯金科技披露的一則“2024年度業(yè)績預告修正公告”讓投資者懵了。
在修正公告中,匯金科技不僅預計虧損金額大幅增加,而且由于大幅下修營業(yè)收入,或導致扣除后的營業(yè)收入低于1億元,進而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
其中,公司2024年歸母凈利潤由虧損1450萬元至1980萬元,下修至虧損1720萬元至2220萬元;營業(yè)收入由1.02億元至1.04億元,下修至8925萬元至9420萬元。
根據(jù)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規(guī)則,若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三者孰低為負值,且扣除后的營業(yè)收入低于1億元,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來源: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yè)績“變臉”的同時,匯金科技此前并未在業(yè)績預告中披露任何關于營業(yè)收入的數(shù)據(jù),更沒有披露因營收低于1億元且虧損,進而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提示公告。
對此,匯金科技這樣解釋,“在公司披露2024年度業(yè)績預告時,年度審計工作尚未全面開展。隨著公司年審工作的推進,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簽字會計師深入溝通后,結合公司業(yè)務實際情況,對部分銷售收入確認進行再次分析,基于謹慎性原則,部分收入2024年度不予確認,預計2024年度經審計的營業(yè)收入減少約1270.93萬元”。
然而,匯金科技的解釋和致歉并未打消監(jiān)管部門的疑慮。
僅僅兩天后,廣東證監(jiān)局便對匯金科技下發(fā)警示函,認定上述情形違反上市公司信披管理辦法,公司董事長陳喆、總經理馬德桃、財務總監(jiān)孫玉玲、董事會秘書李佳星未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違規(guī)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有資深投資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營業(yè)收入作為上市公司最核心的財務指標之一,其披露要求在信披管理辦法中有明確規(guī)定。特別是當公司面臨退市風險時,營收數(shù)據(jù)直接影響投資者對“1億元退市紅線”的判斷,屬于必須及時、完整披露的關鍵信息。
“而匯金科技在業(yè)績預告中‘回避’了這一數(shù)據(jù),無論是出于疏忽還是有意為之,都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也動搖了市場公平性的基礎。”上述資深投資人士認為。
隨著業(yè)績預告“變臉”,疊加面臨*ST的風險,3月31日開盤,匯金科技即封20cm跌停板,截至收盤時報34.16元/股,較去年12月時觸及的最高點68.54元/股恰好“腰斬”,4月1日繼續(xù)一字跌停。
針對市場踩踏,匯金科技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待年報出爐后,公司股票可能觸發(fā)ST風險警示,目前公司經營正常。
據(jù)法律界人士指出,警示函雖屬行政監(jiān)管措施中較為溫和的一種,但其警示效應不容忽視。上述行為可能涉嫌信披違規(guī),不排除后續(xù)面臨更嚴厲監(jiān)管措施的可能。
匯金科技位列A股2024年漲幅榜第二。來源:Choice
“國資寵兒”
2024年,作為一家凈利潤連續(xù)多年下滑的上市公司,流通股僅1.8億股的匯金科技吸引了整個資本市場的注意。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盤,匯金科技以年內365.76%的累計漲幅僅次于寒武紀(688256.SH)的387.55%,位列A股年內漲幅榜第二。
實際上,匯金科技的發(fā)力始于去年9月份,8月28日,公司股價曾觸及7.38元/股的階段性低點。在此后的三個月內,公司股價曾連續(xù)走出多個20cm漲停,并于12月17日觸及68.54元/股的歷史最高點,期間累計漲幅高達828.73%。
那么,匯金科技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匯金科技2016年11月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總部位于廣東珠海,主要從事物聯(lián)網安防電子信息科技產品研發(fā)和銷售,主要產品即銀行自助終端設備等。Choice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實控人陳喆持股比例為35.37%。
從業(yè)績來看,公司出道即巔峰,若算上2024年業(yè)績由盈轉虧,匯金科技歸母凈利潤已連續(xù)七年下滑,且營收首次跌破1億元紅線。
對于業(yè)績由盈轉虧,公司表示,系“銀行自助設備現(xiàn)金管理系統(tǒng)、銀行現(xiàn)金及重控物品管理解決方案、銀行系統(tǒng)AI鑒權及音視頻采集解決方案受總行采購周期影響,導致報告期銷量同比下降;受行業(yè)市場競爭加劇影響,銀行自助設備現(xiàn)金管理系統(tǒng)銷售價格下降,導致毛利下滑”。
歸母凈利潤已連續(xù)七年下滑,且營收首次跌破1億元紅線。來源:同花順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公司股價與基本面嚴重背離的背后,淄博國資曾經高調“入主”。
2023年2月,匯金科技發(fā)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陳喆,股東馬錚,陳喆的一致行動人珠海瑞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信投資”)擬將其合計持有公司6562.16萬股股份(占總股本20%)分兩次轉讓給淄博國投。
同時,匯金科技披露非公開發(fā)行股份預案,擬向淄博國投定向發(fā)行人民幣普通股4633.76萬股。前述股份轉讓及定向發(fā)行完成后,淄博國投將持有公司1.12億股股份,占定向發(fā)行后總股本比例的29.90%。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淄博國投,實控人變更為淄博高新區(qū)管委會。
公開資料顯示,淄博國投成立于2019年,是淄博高新區(qū)財政金融局出資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是淄博市高新區(qū)唯一的國有資產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主體,主要承擔區(qū)內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土地整理等任務。
這也意味著,在地方國資“攬A”熱潮下,又一家民營上市公司有望投入國資懷抱。
對于匯金科技來說,淄博國資伸出的橄欖枝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但市場更關心的是,為何來自山東的國資要跨省收購一家業(yè)績連年下滑的廣東上市公司。
界面新聞注意到,彼時匯金科技業(yè)績出現(xiàn)“腰斬”,2022年凈利潤由1418萬元驟降至745.6萬元,對于銀行業(yè)依賴和毛利率下降的風險持續(xù)增加。在此背景下,公司的貨幣資金也由2022年初的4955.40萬元降至2505.69萬元,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僅剩885.29萬元。
匯金科技董事會認為,此舉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行業(yè)地位及競爭力,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可以實現(xiàn)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共同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凹缺WC公司創(chuàng)新活力,又提升了公司的進一步規(guī)范化管理,有利于維護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等的利益?!?/p>
據(jù)業(yè)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引入地方國資不僅可緩解公司資金困境,還能獲得信用背書和潛在的客戶資源,對于匯金科技來說可謂雪中送炭。
國資入主為何無下文?
不過,高調宣布“入主”之后,淄博國投卻卡在了地方國資審批環(huán)節(jié)上。
根據(jù)淄博國投與陳喆、馬錚、瑞信投資2023年2月4日簽署的《股份轉讓協(xié)議》,淄博國投“入主”匯金科技共分為協(xié)議轉讓、大宗交易以及認購股份“三步走”,合計斥資約10.73億元。
然而,自淄博國投2023年6月支付完第一筆共計2.33億元轉讓款以來,此次控制權轉讓事項近兩年來再無進展。
匯金科技多次表示,“淄博國投尚未取得有權審批的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且“淄博國投并未明確關于取得有權審批的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出具的批準文件的辦理時限”。
對此,上述匯金科技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具體原因不是特別清楚,但是根據(jù)之前的溝通,他們(淄博國投)還是有積極地去推動,包括轉讓方也在積極和對方聯(lián)系。但確實像公告說的那樣,他們(淄博國投)到現(xiàn)在還有沒有拿到國資部門的批復”。
界面新聞隨后致電淄博國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也證實稱,匯金科技控制權轉讓是卡在了審批環(huán)節(jié)。
而對于投資者提出的“是否因為公司股價大漲,淄博國資和轉讓方對于后續(xù)轉讓價格沒有談攏”等質疑,上述匯金科技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他曾多次跟轉讓方溝通過,轉讓方在積極促成此次交易,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淄博國投一方,導致無法辦理交割。
另據(jù)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淄博國投資產總額為474.54億元,負債總額為312.79億元,所有者權益161.74億元。由此可見,淄博國投“并不差錢”。
更戲劇性的是,按照協(xié)議約定,第一次轉讓5329.81萬股股份對應5.82億元,約合10.91元/股。即使按照3月31日的收盤價34.16元/股計算,較10.91元的轉讓價格漲幅仍高達213.11%,淄博國投的賬面浮盈超過12.39億元。而如果按照68.54元/股的最高點計算,淄博國投的賬面浮盈一度超過30億元。
炒作路徑浮現(xiàn)
在淄博國資“加持”的背景下,匯金科技這一輪“過山車”行情,還離不開游資利用“國資接盤”和“AI概念”的輪番炒作。
龍虎榜數(shù)據(jù)揭示了游資炒作的清晰軌跡:在股價啟動初期,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營業(yè)部、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西安朱雀大街證券營業(yè)部等知名游資席位頻繁現(xiàn)身買方前列,單日買入金額常達數(shù)千萬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這些資金利用市場對“國資改革”概念的熱情,制造短期賺錢效應吸引跟風盤。隨著股價攀升,中信證券上海溧陽路、國泰君安南京太平南路等一線游資接力入場,維持股價上升勢頭。至股價高位時,每日換手率往往超20%,其中9月25日、11月28日最高換手率甚至超過50%,顯示出極高的投機性。
某私募基金經理展林對界面新聞表示,游資敢于如此瘋狂炒作,很大程度上源于對“國資審批通過”的預期博弈。盡管淄博國投入主事項尚未完成審批,但市場普遍認為這只是時間問題,這種預期在股價上漲過程中不斷自我強化,形成“預期-上漲-更強預期”的正反饋循環(huán)。
“與此同時,匯金科技方面模棱兩可的公告——‘淄博國投確實已完成付款,但尚未獲得批復’,既未證實也未否認交易前景,這也為游資炒作留足了想象空間?!闭沽謱缑嫘侣劮治龅馈?/p>
不僅如此,匯金科技的股東結構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除實控人陳喆持股35.37%外,公司前十大股東累計持1.93億股,累計占總股本的58.79%。高集中度的股權結構使得流通盤相對較小,更易被資金操控,這也為游資炒作創(chuàng)造了條件。
高集中度的股權結構使得流通盤相對較小,更易被資金操控。來源:同花順
除了國資概念之外,匯金科技后期還搭上了“AI金融”概念的順風車,雙重概念恰好踩中了2024年兩大市場熱點,為游資炒作提供了絕佳素材。
匯金科技曾多次在互動平臺表示,“銀行系統(tǒng)AI鑒權及音視頻采集解決方案是公司主要產品解決方案之一,可針對銀行自助機具、金庫運營、網點柜面、信貸風控、運營授權等業(yè)務場景,提供具備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指靜脈識別、國密安全控制等核心功能的系統(tǒng)解決方案,助力銀行數(shù)字化轉型和智慧金融建設”。
對此,匯金科技證券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澄清道,“其實我們對于熱點方面的回應是相當謹慎的,如果我們沒有做的話,包括之前的數(shù)字人民幣,包括互聯(lián)網金融都有明確答復的。我們是有產品也會涉及到利用AI技術,但是這個和市場上理解的專門做金融和制作AI技術這方面可能還是有點差異?!?/p>
然而,這場狂歡終究難逃基本面的檢驗,業(yè)績預告“變臉”和監(jiān)管警示猶如潑在匯金科技身上的一盆冷水,讓沉浸在概念炒作中的投資者瞬間清醒,股價也隨之大幅回調。
經歷了從“國資寵兒”到“退市風險股”的戲劇性轉變,匯金科技四個階段的炒作路徑也逐漸浮出水面:國資接盤消息引發(fā)首波拉升,游資入場制造賺錢效應,媒體渲染AI等熱點概念吸引散戶跟風,后期高位震蕩出貨。
只是在這場游戲中,唯一確定獲利的是那些提前布局、精準逃頂?shù)挠钨Y大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