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數據顯示,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較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50.5%。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界面新聞表示,高頻數據顯示,3月汽車、化工、鋼鐵、基建等指標多在延續改善勢頭。
“這背后的包括多個方面因素,一是春節影響全面消退后,生產活動進一步恢復正常,指數本身會有一個季節性回升過程。在過去10年中,3月制造業PMI指數8升2降。二是受DeepSeek(深度求索)AI大模型發布帶動,3月戰略性新興產業景氣度(EPMI)顯著上升,這會對整體制造業PMI指數有一定拉動。三是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穩增長信號,對市場信心有提振作用?!彼f。
分類指數方面,3月制造業生產指數為52.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1.8%,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上升0.4個百分點至49.0%。
展望4月制造業走勢,分析師認為,國內房地產市場不確定行仍在,疊加外部風險加大,制造業景氣度或將有所下滑。
王青在采訪中分析稱,考慮到從接到海外訂單到報關出口,往往有2個月左右的間隔期,2月起美國大幅加征關稅后,4月貿易摩擦沖擊或將有較為明顯的體現,市場需求及市場信心都有可能出現一定下行波動,加之國內房地產市場總體上還可能進一步降溫,4月制造業PMI有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行,不排除再次落到榮枯平衡線附近的可能。
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對界面新聞表示,4月制造業PMI往往季節性回落,體現“開門紅”效應逐漸減弱。但在外部壓力陡升背景下,國內進一步政策支持可能更快出臺,或能起到對沖作用。
非制造業PMI方面,3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8%,比上月回升0.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0.7個百分點至53.4%,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上升0.3個百分點至50.3%。
服務業中,水上運輸、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餐飲、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低于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