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下旬以來,苯乙烯期貨價格重心持續下移,不斷創下階段性新低。昨日,苯乙烯期貨價格創近一年半新低。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封曉芬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受原油價格波動影響,化工品種普跌,其中純油制化工品調整幅度較大。“3月后半月以來,苯乙烯價格走勢明顯弱于其他化工品,并不是因為自身基本面較弱,更多是受原料端拖累。”她稱。
“當前苯乙烯盤面的主要壓力在于原料價格弱勢調整。”封曉芬表示,純苯持續走弱對苯乙烯形成拖累,而純苯供需偏寬松,預計價格難以上漲。
對此,南華期貨能化負責人戴一帆也表示,近期苯乙烯主力合約走勢與原油出現背離,其主導邏輯依然是上游核心原料純苯維持弱勢,于是苯乙烯價格重心再度下移。
純苯方面,市場進口超預期,歐美市場純苯供需錯配格局短期難以扭轉,未來幾個月純苯進口量或將維持在高位。
此外,純苯價格下跌但下游終端需求不佳,庫存累積導致下游利潤并沒有明顯改善。“4月純苯產業鏈進入檢修季,國內純苯面臨供需雙減的局面。在進口維持高位的情況下,純苯供應持續寬松。”戴一帆如是說。
在華安期貨能化高級分析師安然看來,近日,苯乙烯價格中樞持續下挫,反映出化工品在成本大幅降低后供需矛盾較為尖銳。
“近年來,苯乙烯及下游產品3S增產迅速,使得苯乙烯產業鏈迅速出現供需錯配的局面。”據安然介紹,2020—2023年國內產能平均增長率超20%;雖然2024年新增產能放緩,疊加新加坡、日本等相關產能退出,供給壓力減輕,但下游需求也日趨飽和,出口增速受國際局勢影響有所回落,產業鏈中下游環節持續虧損。
在她看來,下游成品庫存居高不下、3S開工率持續走低、新單成交量不足等因素對市場持續施壓。“目前ABS和EPS企業盈利空間收窄,PS企業虧損空間增大,需求端缺乏亮點。”安然稱。
記者觀察到,隨著期貨價格下跌,苯乙烯現貨表現也偏弱,但近期苯乙烯基差小幅走強。
“4月裝置集中檢修,供需有邊際轉好預期,支撐裝置現金流走強和基差小幅修復。”封曉芬稱。
“目前,從苯乙烯自身供需來看,后期存在進一步轉好的預期。”封曉芬表示,從裝置檢修計劃來看,3月底4月初陸續有多套裝置計劃檢修,隨著裝置檢修計劃落地,供應存在明顯收縮預期,屆時苯乙烯將步入去庫通道。
但苯乙烯集中檢修對純苯形成利空,疊加純苯海外貨源持續流入,對國內市場沖擊明顯,現貨市場純苯貨源充足,價格大幅走弱,也拖累了苯乙烯價格。
在封曉芬看來,主導苯乙烯期貨后期走勢的關鍵因素仍是原料端純苯的價格。
“因近幾年多數化工品迎來投產高峰期,新增產能較多,導致行業利潤被擠壓,價格更多取決于成本。”封曉芬表示,若純苯價格進一步走弱,苯乙烯大概率跟隨純苯弱勢調整。
在戴一帆看來,國內純苯市場格局改善的關鍵在于海外市場價格企穩。“市場消息顯示,美國一套產能33萬噸的歧化裝置停車,韓國方面也有苯裝置計劃降負,但從近兩天持續下跌的海外純苯價格來看,海外純苯市場格局好轉的時間點還未到來。”他說。
不過,戴一帆認為苯乙烯期貨價格難以大幅下跌。“目前純苯估值已經壓縮到歷史低位,而苯乙烯期貨價格也處在比較合理的區間,后續可能會有情緒上的反復,但下行空間有限。期貨盤面進一步下跌可能要等到苯乙烯自身下游需求旺季證偽。”他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