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來,A股主要股指震蕩向上,市場成交額顯著放大。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收盤,全部A股平均累計上漲10.43%,20股實現股價翻倍。多家上市公司股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為響應政策支持、增強控制權,出手增持自家公司股票。
17股重要股東增持超億元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以變動截止日進行統計,2月以來共有95家上市公司獲得重要股東凈增持,合計增持參考市值達到61.03億元,其中17股增持超億元,中國巨石、中國建筑、東方盛虹增持參考市值居前。
中國巨石2月以來獲得第一大股東、第二大股東同時出手增持,合計增持10.28億元。中國巨石此前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透露了公司項目進展情況,巨石集團淮安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電子級玻璃纖維零碳智能生產線及配套 500MW風電建設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春節后擇機開工,本投資項目的建設實施,有利于公司實現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產業布局,提升綠色制造水平。
中國建筑本月以來亦獲得第一大股東出手增持,公司日前發布經營情況簡報,1月新簽合同增額達到3925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建筑業務境外分部新簽合同總額1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6.3%,海外業務高速發展。
行情上來看,重要股東增持股2月以來普遍上漲,平均漲幅5.86%,海南華鐵、明冠新材、康隆達、太極股份累計漲幅居前,分別上漲91.94%、31.95%、31%、30.43%。
國有企業增持積極
從公司屬性來看,國有企業增持最為積極,中央國有企業與地方國有企業合計增持參考市值達到32.25億元,占比超過五成,其次是民營企業,合計增持參考市值25.55億元,公眾企業、外資企業分別增持2.2億元、1.03億元。
自2024年12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來,市值管理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成為國企上市公司的“必修課”,國企增持、分紅、回購等一系列措施頻率明顯增加。
2月以來凈增持的上市公司中,增持金額居前的中國巨石、中國建筑均屬于建筑行業的大型央企。建筑材料、建筑行業長期以來估值處于市場低位,截至2月25日,建筑裝飾行業市凈率僅為0.75倍,行業整體處于破凈狀態,建筑材料行業市凈率為1.09倍,同樣估值偏低。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建筑行業央國企處于長期破凈狀態,將充分受益于市值管理計劃和回購增持,估值將向凈資產回歸。華源證券認為,建筑國央企在行業內競爭優勢明顯,業績穩健,股息率高,但由于行業景氣度以及商業模式的問題,估值一直偏低,政策工具多管齊下,建筑央企估值有望迎來重估。
15股凈利潤同比增長
業績向好的上市公司股東增持積極性更高,統計顯示,已發布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上市公司共有46家,以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15家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8家預計扭虧為盈,4家預計減虧,報喜比例接近六成。
凈利潤預增的上市公司中,雙林股份、賽恩斯、瑞聯新材3股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雙林股份獲重要股東累計增持0.54億元,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67億元—4.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7.39%—514.48%,公司專注于汽車零部件核心業務,積極開拓市場,2024年內新能源汽車相關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成為業績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東陽光是預計扭虧為盈的上市公司中獲重要股東增持金額最高的公司,2月以來股東增持1454.19萬股,參考市值1.76億元。東陽光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54億元—4.34億元,公司表示,制冷劑業務利潤快速增長,整體盈利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