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美國電動車制造商尼古拉(Nikola)向特拉華州威爾明頓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并計劃結束業務。尼古拉將在法院監督下進行資產拍賣。
至此,這家曾被視為最有前途的電動汽車公司的命運走到了盡頭。在這場“綠色投資浪潮”退去之時,最終能分到蛋糕的只會是少數人。
掙扎后破產
據悉,尼古拉與特斯拉一樣,名字靈感來源于機械工程師、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不過,不同于主打電動轎車的特斯拉,尼古拉主要開發的是由氫能和電力驅動的長途卡車。公司成立于2015年,2020年上市,曾是綠色能源投資浪潮中風頭無兩的寵兒,市值最高時可比肩老牌汽車公司福特,一度被市場視為特斯拉的強力競爭對手。
在早期的宣傳中,尼古拉公司同樣具備傳奇色彩。創始人米爾頓極善營銷,他自稱高中輟學,在地下室創業,宣稱尼古拉是一家可以為新能源卡車行業帶來革命的企業。通過游說通用汽車、德國博世在內的多位投資者,米爾頓前后籌集了數十億美元。而今距離公司上市不過五年時間,尼古拉就走到破產的局面,不禁讓人扼腕嘆息。
2020年,在針對疫情的經濟刺激政策下,美股市場異常活躍。即便一輛汽車都還沒有交付,尼古拉也順利實現上市。尼古拉主要生產長途運輸卡車,通過氫燃料電池為電動機提供動力。對于運輸卡車來說,該技術可以通過快速加氫提高卡車的行駛里程,不需要沉重的鋰離子電池堆,貨運量也得到了提升。當時,市場押注尼古拉將成為行業龍頭,進而成長為如特斯拉一樣成功的企業,一時之間,尼古拉股價大漲,其間估值最高達300億美元。
投資者的熱情使米爾頓短期內變得富有,但隨著人們對尼古拉的技術和交付能力的懷疑不斷擴大,重創也隨之發生。上市的幾個月后的2020年9月,知名做空機構興登堡發布了一份報告,稱米爾頓極大地夸大了技術,一時之間尼古拉股價暴跌。
尼古拉稱該報告是誹謗。但幾周后,米爾頓辭職,2023年,米爾頓又被認定犯有證券和電匯欺詐罪,被判處四年監禁。目前,米爾頓還在對自己的定罪提出上訴。
直到最近幾個季度,尼古拉才開始交付電動卡車,但由于數量太少,尚無法盈利。目前,該公司已經停止生產新卡車,以便在破產前節省現金。
去年10月的報告顯示,自2023年底開始生產以來,尼古拉僅僅制造了235輛氫電動卡車。當時,該公司賬上有2億美元現金和2.7億美元長期債務。
2月19日的報道顯示,該公司手頭的現金只剩4700萬美元。3月底以后,公司將無法獨自為車輛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支持。
“和業內很多公司一樣,我們面臨著影響運營能力的市場和宏觀經濟因素”,尼古拉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吉爾斯基(Steve Girsky)說,“不幸的是,我們無法克服這些重大挑戰?!?/p>
為了延續生命,近幾個月來,尼古拉采取了許多行動來籌集資金、減少負債,但仍是杯水車薪,在尼古拉已經為關乎投資者欺詐的訴訟支付了大量和解金的情況下,尼古拉仍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大約8000萬美元。
“綠色浪潮”退去
尼古拉是典型的在“綠色投資浪潮”下紅起來的公司,但在這一片藍海中,失敗者往往才是大多數。隨著成本上升、消費者熱情放緩、政治格局變化等,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申請破產。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Lordstown Motors和Electric Last Mile Solutions等在過往幾年陸續宣布破產。
Lordstown Motors是一家生產電動皮卡的初創企業,曾在俄亥俄州一家已棄用的通用工廠中生產皮卡,也被興登堡“狙擊”過。2023年6月27日,該公司起訴富士康未履行1.7億美元的投資。同年,該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生產電動皮卡和運動型多功能車的Rivian曾經也風光無兩,但上市后其交付能力難以達到承諾水平,目前該公司股價略低于每股13美元,是2021年底股價的十分之一。去年,該公司與大眾汽車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后者持有Rivian的大量股份,為其保住了一線生機。
Lucid Motors是一家生產豪華電動汽車和SUV的公司,目前遠未達到其最初的交付目標。2024年,Lucid Motors的股價下跌近30%。
市場的凋敝也延伸到了歐洲。英國初創公司Arrival計劃生產電動貨車和電動公共汽車,該公司于上個月申請了破產保護。瑞典電池開發商Northvolt也在近期破產。
4年前,拜登曾承諾了大量的清潔能源利好政策,但隨著特朗普重返白宮,這些紅利將陸續消失。
特朗普顯然是一位傳統能源的絕頂愛好者,他不光支持石油能源發展,還承諾取消對電動汽車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政策。業內擔心,拜登時代為電動汽車企業和電池項目提供的資金可能在特朗普任期內不復存在。
與此同時,對來自海外的汽車、零部件征收大額關稅也會進一步推高相關企業的成本,讓本就受到擠壓的生產線雪上加霜。
目前,幾乎所有新能源汽車初創公司都能感受到需求端的降溫、成本上升和供應鏈障礙打擊?!半S著消費者需求下降,這簡直是一場災難”,專注于清潔能源的投資銀行馬拉松資本(Marathon Capital)的首席執行官泰德·布蘭特(Ted Brandt)這樣表示。
“電動汽車行業在日益激烈的競爭、運營挑戰和高成本中苦苦掙扎,導致大多數電動汽車制造商尋求資產出售,甚至清算,而不是業務重組”,紐約金融咨詢公司Debtwire法律主管莎拉·福斯認為,尼古拉正在走失敗同行的老路——通過破產來出售資產或者業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