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銀四”招聘季尚未來臨,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已紛紛開啟2025屆春季校園招聘活動。
據記者梳理,截至2月20日,已有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方達基金”)、永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贏基金”)、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德基金”)、東海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海基金”)等10余家公募基金公司發布了招聘計劃。
這些公募基金公司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投研和市場這兩大核心方向。在今年的崗位招聘中,量化、算法、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人才更受青睞。
招聘崗位類型多
從招聘計劃來看,上述公募基金公司的招聘崗位涵蓋基金運營崗、人力資源崗、財務崗、市場營銷崗、投資研究崗等多種類型,具體包括產品經理、客戶服務專員、財務專員、合規法務、人力資源專員、反洗錢專員、交易員、行業研究員、銷售經理等,但主要集中在投研方向和市場方向。
例如,泓德基金此次招聘崗位包括渠道營銷、算法研究員、行業研究員三個崗位;永贏基金目前開放的崗位均為營銷類崗位,分別為機構業務總部的機構銷售經理、渠道業務總部的渠道銷售經理、券商業務部的券商銷售經理;東海基金的招聘崗位中包括互金運營銷售崗、固定收益研究崗、量化研究崗。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理財師姚旭升表示:“基金行業是人才密集型行業,人才是公司的核心資源。”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募基金公司招聘崗位集中于投研類和市場類,因為這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兩大支柱業務。”
姚旭升認為,投研人員是基金公司的核心人員,負責分析市場和投資決策,直接影響基金的業績表現,基金公司需要通過招聘高素質的投研人才來提升投資策略的有效性。市場人員負責基金產品的推廣和銷售,直接影響基金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基金公司的品牌影響力,隨著基金行業的競爭加劇,基金公司需要有更多的市場人員進行營銷拓客,以提升產品銷售規模和品牌知名度。
量化、算法人才需求高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公募基金公司在招攬人才時,更加注重量化研究員、算法研究員等的招聘。
例如,易方達基金近日發布了量化研究員的校招崗位,崗位職責包括跟蹤人工智能學術研究、行業應用的最新動態;研究和理解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原理,將其應用于金融領域的業務場景;開發和優化機器學習模型,包括數據預處理、特征工程、模型訓練和評估;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組織推進研究成果轉化與解決方案研發。東海基金、泓德基金、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的招聘崗位中也設置了量化研究員或算法研究員。
此類崗位一般要求任職者具備計算機、數學、統計、金融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及以上學歷,熟悉機器學習算法原理,編程能力出眾,并能夠結合業務場景進行建模研究。
談及公募基金公司對量化、算法、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予以特別關注的原因,楊德龍認為,量化、人工智能等在公募基金未來的投資研究、基金銷售、客戶服務等方面都會有較大的應用,這也是為了適應技術進步。
姚旭升表示:“隨著金融市場對科技賦能的需求不斷提升,公募基金行業正在加速數字化轉型,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顯著提升投資決策的效率和科學性。同時,量化投資和人工智能技術在投資決策中的應用價值日益凸顯,基于機器學習的量化選股模型能夠更精準地分析市場數據,進一步優化投資組合、提升投資收益。公募基金行業未來的發展將更加依賴于數字科技和人工智能,提前加強相關人才儲備成為基金公司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中小公募基金也希望通過引入高科技人才來提升競爭力,實現彎道超車。”
“人才是基金行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基金公司更為重視求職者的基本素質和發展潛力。對求職者來說,不僅要展示自己對于基金行業的興趣,也要根據自己的學歷、專業、優勢等選擇對口的崗位。”楊德龍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