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產業經濟新格局
在政策、技術與產業的三重加持下,“人工智能+”正重塑中國經濟格局。
一批敏銳的上市公司搶抓機遇推動行業變革:從全面接入DeepSeek到“AI+行業”的深度實踐,不僅重構了自身價值鏈,更驅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喊出:“要么與AI同進化,要么被AI淘汰。”
在上海證券報記者的調研中,一批企業家皆持類似觀點。“公司里,不應該有任何人的工作和AI無關。”心動公司創始人黃一孟說,“員工能否充分利用現有AI,會在工作效率和質量上體現出越來越大的差別。”
變革的背后,是AI從工具屬性升維至生產要素。其在流程優化、決策提效、業務重塑與模式創新上的無盡潛力,正成為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抓手,激蕩出中國經濟未來的無限可能。
AI產業化落地提速
上市公司搶灘場景
在B站,多個“用DeepSeek30分鐘制作爆款射擊游戲、賽車游戲”的視頻持續走紅,獲得百萬點擊。在視頻最后,作者意猶未盡地分享:“我相信如果再給AI一點時間,以后每個人想玩什么游戲,說句話就能生成出來了。”
中國3000億元規模的游戲產業,似乎正因DeepSeek悄然發生著“場景革命”。
“2023年初起至今,公司美術等部門積極引入和迭代AI技術,探索‘AI+游戲研發’,顯著提升了美術資源創意和生產效率。”心動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同時,心動公司還悄悄培養了一支“秘密隊伍”:組織靈活、人才密度高的AI前沿技術研究團隊。其研究成果“Lightning Attention”已發表于國際頂級機器學習會議“ICML”,正被國內知名AI企業應用。
此外,心動旗下第三方游戲社區+應用市場TapTap,也于2024年落地行業首個垂類AI游戲知識問答產品TapTap AI。“該產品已通過備案正式上線,彌補了通用大語言模型在游戲等垂類知識領域信息更新慢、‘幻覺’較多、用戶提問意圖識別相對弱的缺陷。”上述負責人說。
游戲產業并非孤例。類似的場景革命,正在家電制造、大工業、大健康等更多傳統產業中持續發生。
日前,海爾集團宣布,旗下海爾生態三大模型均已接入DeepSeek,包括家電板塊的國創大模型平臺、大工業板塊的卡奧斯天智工業大模型平臺,以及智慧城市板塊的海納云安全大模型平臺。
“技術融合催生超級應用,AI正從內容創作向產業場景滲透,多模態大模型將打通文本、圖像、傳感器數據,實現‘全感知智能’,傳統行業需以‘場景開放’擁抱跨界創新。”秋葉集團董事長秋葉告訴記者。
目前,已有數百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幾乎覆蓋國民經濟各行各業。AI正重塑中國產業未來圖景。
價值鏈重構進行時
新范式聚焦全智能
在這場洶涌而來的場景革命中,AI不僅改變了生產流程,更在深層次推動企業價值創造方式的蛻變。記者調研發現,頭部上市公司已形成兩種典型AI應用范式。
其一,效率倍增器:從局部優化到全局智能。
心動公司是國內較早將AI全面融入游戲研發工作流的游戲上市公司。
在美術環節,公司原創研發AI繪圖插件,輔助設計師更高效地打磨美術畫面細節;訓練項目專屬的角色AI模型,設計師運用AI工具根據產品研發需求,快速生成前期創意;在紋理生成、動捕優化等方面,AI也顯著減少了人工參與的重復工作量,進一步縮短研發周期;通過綜合運用AI,美術部門整體提效超50%。
在文本翻譯環節,以前需要依賴外包翻譯公司,費用高昂。而引入AI后,心動公司已實現在翻譯質量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大幅削減翻譯開支。此外,在AI輔助代碼編程上,公司也已積極落地。
其二,模式創新者:從產品輸出到生態賦能。
“家電業已進入到體驗為王的時代,用戶需要的不只是一個產品功能,而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給整個行業帶來的挑戰是用戶需求的極致個性化與企業產品的高度標準化之間的矛盾。”海爾智慧家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為解決這個矛盾,海爾智家的探索是模式創新,從智能家電到智慧家庭。
“這背后離不開海爾搭建的智慧家庭交互引擎,即智家大腦。通過AI+的助力,海爾智家可以一端感知用戶的需求,一端鏈接生態,快速響應用戶、滿足用戶。同時,用戶可以自己在平臺上定制自己的家。”上述人士說。
還有將兩種范式有效結合的應用案例,如海爾旗下大健康產業平臺盈康一生,近年來持續推動AI在醫療領域應用的探索。
盈康一生旗下的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在行業首創醫療服務智能交互新引擎“盈康數智人”,構建全病程AI醫療技術應用體系,包含AI病歷、AI診斷、AI讀片、AI質控、AI客服、AI管家等,實現院前、院中、院后診療全流程交互可視化、個性化,感知患者需求并制定個性化康復護理方案,優化患者就醫體驗。
向新質生產力躍遷
譜高質量發展新篇
隨著“AI+產業”的深度融合,一個引人憂慮的核心話題屢屢浮現:會帶來人力需求的大幅減少嗎?
“我們過去三年持續迭代:2023年要求全員用AI輔助基礎工作,2024年聚焦訓練崗位級智能體,2025年目標是通過AI工作流重構業務流程——讓員工用更少時間完成更高價值產出。”秋葉說,人機協作帶來辦公范式遷移。未來5年,50%基礎崗位將被AI工作流替代,但同時會誕生“智能體訓練師”“AI數字員工訓練師”等新職業,AI將像空氣般無處不在,成為人類智慧的“外延器官”。
他的觀點并非孤例。黃一孟也告訴記者,現階段對AI的價值判斷,是“增效”大于“降本”。在現有人力基礎上,通過AI提高產出;而不是在產出不變的基礎上,減少更多人力。
無限星辰CEO方海聲一言以蔽之:“真正的‘AI+’不會局限于降本增效,而是創造新的生產函數。”
面對這場生產力革命,上市公司展現出迥異的躍遷路徑。記者調研發現,領跑者往往具備三大共性。
首先,數據資產化。
周云杰說,海爾集團致力于成為物聯網時代生態轉型的引領者,始終聚焦三大賽道,其中一個便是數字經濟產業生態。“要抓住AI時代機遇,讓數據成為新經濟生產力。”
海爾智慧家庭已在全球落地,如中國有三翼鳥,在美國有SmartHQ。海爾智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把智慧家庭推廣到千家萬戶的企業,已經有上百萬家庭在海爾智家搭建的智慧家庭平臺上分享生活。
其次,組織敏捷化。
多年來,海爾集團一直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周云杰提出,2025年要持續從文化、組織、機制等維度深化落地,不斷激發全員創業創新激情。“充分利用AI,建立敏捷高效、分布式的自組織,讓每個人都成為自主人。”
再次,生態協同化。
DeepSeek以模型能力、成本優勢與開源屬性的三重疊加,重塑了國內AI生態格局;其生態化,涵蓋云計算、芯片、軟件與互聯網、運營商等各環節,形成了完整開放協同的產業鏈;其普惠性,不僅體現在降低技術門檻,更在于構建“價值共享—創新涌現—生態擴張”的正循環,讓AI能力平權且極易獲取,驅動各行業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當國人玩著加載了DeepSeek極似真人NPC的3A游戲、當寒武紀的芯片支撐起最高級智駕系統的算力需求、當海爾的智能家電在歐洲年輕人群體中引發搶購熱潮,中國上市公司正在書寫“AI+”的多元敘事。
秋葉在其新書《真紅利》中表示:AI不是替代人的工具,而是激活組織創造力的“核反應堆”。
在“核爆炸”后,不僅有個體效率的算術級提升,更有通過“技術—公司—產業”的協同進化,構建起面向未來的新質生產力體系,書寫著中國經濟的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