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再次傳來好消息。截至去年底,全市場有效客戶總數創出歷史新高。開年以來,在黃金、橡膠等活躍品種帶動下,國內期市的成交量有所回暖,業內預期今年中國期貨市場有望迎來大年。
期市有效客戶數創新高
據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場有效客戶總數首超250萬個,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2024年全年期貨開戶量為87萬個,同比增長18%。越來越多的產業客戶、中長期資金積極參與期貨市場,法人客戶總數較5年前增長116%,2024年當年的法人客戶開戶量較5年前增長61%。
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發布消息顯示,從2024年12月交易者調查預期指數看,期貨交易者對2025年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股票市場繼續保持樂觀預期。商品方面,農產品板塊預期指數走勢平穩,反映出期貨交易者對我國糧食領域重要農產品的穩產增產、安全保供能力充滿信心。2024年末,地緣政治沖突、貿易保護主義蔓延、全球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等因素仍是影響全球經濟恢復力度的主要因素。2025年初,特朗普再次擔任美國總統,實施的一系列關稅舉措讓全球貿易格局陷入新的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復雜性上升。在此背景下,期貨交易者對黑色、有色和能化板塊期貨價格的看漲情緒仍呈上升趨勢,一定程度反映出,期貨交易者對我國內需穩定恢復保持樂觀預期,對制造業和基建投資等固定資產投資托底經濟增長的作用維持看好。
黃金、橡膠帶動交易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內期貨市場的成交規模也在穩步回升,黃金、原油成為增長排頭兵。
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統計資料表明,以單邊計算,1月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為5.53億手,成交額為48.87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09%和11.01%。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1月成交量為1.52億手,成交額為13.71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7.5%和28.06%,同比分別增長12.48%和31.46%。
分品種看,黃金、天然橡膠、石油瀝青、20號膠、錳硅、燒堿等期貨品種成交同比增幅靠前,燒堿期貨成交量同比更是增長1012.43%。
中信期貨研究所商品策略組資深研究員何妍指出,年初國內“兩新”政策加力擴圍,穩增長政策增強,推動黑色系和建材類品種表現活躍;美國經濟數據強勁與關稅傳聞擾動反復,避險屬性增強推升貴金屬熱度,同時也放大有色板塊波動;農產品受到天氣因素炒作(如阿根廷降水不足、印尼降水偏多)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油脂和豆類表現活躍。
“未來大宗商品市場仍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可能引發波動率進一步增強的因素主要有:特朗普政策的變化以及國內政策如何對沖、地緣沖突是否存在變局、重大行業政策出臺(比如碳中和與綠色轉型政策、地緣政治與供應鏈安全政策、農業與糧食安全政策以及金融監管相關政策等)、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等因素對農產品供應端的擾動、新能源及AI等技術變革帶來的需求前景變化等。基于我們對各個商品2025年度的供需展望,供需預期改善的品種主要有銅、鋁、多晶硅、玉米、燃料油、棉花、瀝青、甲醇、豆油、短纖,建議關注趨勢性偏多的機會;供需預期寬松的品種主要有白糖、PP、LLDPE、氧化鋁、鋅、工業硅、鐵礦、錳硅、生豬,建議關注趨勢性偏空的機會。”何妍說。
南華期貨策略研究組負責人王建鋒稱,大宗商品市場目前的估值偏低,對宏觀經濟需求端的疲軟預期已經較大程度地體現。主流商品期貨的波動率處于偏低水平,市場分歧逐漸收斂。在內外部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策刺激的效果將會逐步顯現,宏觀經濟需求端的改善或將是顯著的,低估值的品種將會有所改善,商品市場的波動率大概率會進一步增強。
投資者可多種方式參與
對于投資者而言,有著多種參與期貨市場的方式。
何妍指出,投資人參與期貨的方式可以分為自主交易和委托專業機構參與,前者直接在期貨公司開設賬戶,需要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市場分析能力和風險控制意識;后者可以通過期貨資管計劃、公募商品基金以及場外衍生品等方式參與,根據投資人的要求和風險偏好進行選擇。而期貨公司可以提供給投資者的產品主要有:標準化期貨合約、場內及場外期權、資產管理產品、“保險+期貨”(面向農戶的價格保險),以及通過衍生品工具進行各種結構化和定制化產品設計。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