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哈羅德、多瑪提出的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率與儲蓄率以及資本產出比密切相關,而要實現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實際增長率必須與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投資者集體意愿投資水平決定的增長率)、經濟自然增長率(實現持續充分就業所需的增長率)同時相等,并進而認為,這三個增長率全部相等是非常困難的,這就決定了經濟增長過程是一個經濟劇烈波動的過程。哈羅德、多瑪經濟增長理論有一定參考價值。一國要實現經濟穩定增長,應盡量使這三個增長率相等或大致相等。
投資者集體意愿投資水平與投資者群體的信心與預期密切相關。在經濟周期當中,復蘇最早的信號之一為股市上漲。股市上漲能為投資者帶來信心和正向預期,刺激投資者擴大投資。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也很重要,因為房地產產業的帶動效應強。經濟學者伯恩斯指出,住房對經濟的短期波動不敏感,住房的供給過剩需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會被察覺。在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時期,投資者一般會忽視房地產的風險,這種滯后反應對宏觀經濟運行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事后穩定房地產的關鍵在于穩定房地產的需求,而影響房地產需求的有諸多重要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為人口凈增長率。從美國19世紀到20世紀初這段時期看,其房地產繁榮的時期都是歐洲移民大量流入的時期。自2002年到2022年這20年,中國一線城市房地產的繁榮與其人口大規模增加高度相關。日本1991年房地產崩盤之后,日本經濟陷入長達30年的蕭條,生育率受到較大影響,而人口凈增長率的降低、嚴重的老齡化問題又影響到住房需求,這就形成一種負向循環。中國穩定房地產市場的著力點應放在穩定房地產需求上,其中包括提高國民生育率。
能增強投資者信心和進一步提升投資者正向預期的機制還有新型消費需求的增加、出口需求的擴大、重大新技術的發明和運用等。當各種積極事件積累到一定程度,投資者集體意愿投資水平會得到提高,由此決定的投資率也會提高。羊群行為是群體行動中的典型現象,提高示范人的投資意愿很重要。示范人主要包括具有很強實力、很大影響力的企業、個人以及公共單位。中國經濟出現長期向好的積極信號已越來越多,如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持續大規模增加、DeepSeek問世等,這些都對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大有裨益。
提高經濟自然增長率的核心為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主義的出發點為通過穩定就業達到穩定經濟增長,反凱恩斯主義的“旗手”費里德曼盡管堅決反對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干預主張,但仍然認為政府提供給居民最重要的福利為就業。反映經濟波動的核心指標之一為就業率的波動。實現充分就業,依賴于投資需求的擴大,從這個意義上看,經濟自然增長率從屬于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哈羅德、多瑪經濟增長理論強調實現經濟增長的關鍵在于資本積累和投入,該理論隱含的一個重要前提為儲蓄能自動轉化為投資,而事實的情況為,有時儲蓄并不會自動轉化為投資。經濟波動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恰恰就在于此。要實現儲蓄轉化為投資與投資者預期、投資機會以及政策導向等密切相關。
從歷史經驗看,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表現可以說明影響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首先,居民消費力很重要,是解決生產過剩的關鍵。整個80年代,美國GDP與居民消費為正相關。從表面上看,一國生產過剩為總量問題,但其實質為結構性問題。優化供給結構和推動消費升級對解決供需平衡非常重要。在居民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應對居民收入彈性大的消費品進行補貼,應對過剩性嚴重的消費品進行補貼。其次,穩定提高全民性收入是保障消費力持續性的關鍵。美國自1982到1986年依靠旺盛的居民消費需求,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但這幾年美國居民收入并未實現高增長,所以,自1987年到1990年具有代表性的消費性居民住房支出為負增長,其他消費支出也并不再如20世紀80年代前面4年到5年表現那么好。再次,投資力與經濟增長正相關。自1982年至1990年,非住房固定投資增長率與GDP增長率表現完全一致,投資增長率高的時期,GDP增長率就高,比如,自1987年至1990年美國投資增長率呈遞減狀態,GDP增長率也呈遞減狀態。
穩定中國經濟增長應注重經濟實際增長率、有保證的經濟增長率、經濟自然增長率的同時相等,應注意投資率、消費率、就業率和居民收入增長率的平衡。中國順應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潮流,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是正確方向,也是必然方向。積極參與新一輪技術革命會影響到一部分就業,但從歷次技術革命的結果看,盡管每一次技術革命都對相關產業的就業崗位造成較大影響,但每次技術革命都會產生新的更多的產業,提供新的就業崗位。問題的關鍵在于政府應在轉換期為受影響的就業者提供轉崗培訓,應盡量為其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應盡量為其提供過渡期的社會福利保障等。
本版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