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續(xù)兩日開展大額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緩解了資金利率持續(xù)偏高的壓力。
業(yè)內人士表示,當前資金面緊張主要受階段性因素影響,隨著央行加強價格調控,以及未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配合,市場利率中樞有望逐步回歸至政策利率水平,但稅期及政府債繳款等因素仍可能使資金面短期維持“緊平衡”狀態(tài)。
大額逆回購呵護市場流動性
2月18日、19日,中國人民銀行以1.5%的固定利率分別開展了4892億元、5389億元逆回購操作。在央行呵護下,年初以來居高不下的資金利率有所回落,資金面緊張態(tài)勢趨緩。
截至2月19日收盤,DR007加權平均價大幅下行28.6個基點報2.0587%,DR001加權平均價下行5.13個基點報1.9142%。
“今天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緊張狀態(tài)較上半個月大幅緩解,全天呈現(xiàn)寬松均衡狀態(tài)。”一位資金交易員說。
興業(yè)研究認為,近期貨幣政策操作反映了政策端對“防范資金空轉”“長期收益率”“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等關注。一是流動性投放“鎖長放短”,中期借貸便利(MLF)延續(xù)大額凈回籠,買斷式逆回購投放以3個月為主;二是暫停買賣國債操作,防范市場預期自我強化;三是穩(wěn)匯率決心凸顯,在岸和離岸流動性同步收緊。
不過,華創(chuàng)證券投顧部認為,央行兼顧多重目標下,可能會維持資金面整體均衡狀態(tài)。隨著買斷式逆回購資金的到賬,預計資金面會有所轉松,且2月下旬地方債供給放量,央行大概率還要配合財政進行資金面呵護。
資金面緊張是階段性現(xiàn)象
雖然近期資金利率持續(xù)偏高引發(fā)了市場擔憂,但業(yè)內人士認為,這可能只是階段性現(xiàn)象,市場無需過度憂慮。
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組及國際組負責人陳健恒認為,一方面,雖然一些階段性因素使資金面略顯緊張,但目前貨幣市場利率高于近幾年的平均水平,且與政策利率之間的利差保持在較高水平。這種狀態(tài)并非長期可持續(xù)的,特別是在央行自2024年起強化價格調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平穩(wěn)運行的政策框架下,市場利率中樞理應逐步回歸至政策利率水平。
“另一方面,匯率約束并非一種趨勢性約束。回歸我國經(jīng)濟修復本身來看,未來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的取向不變,仍有必要進一步引導貨幣政策放松和實際利率下行,來激發(fā)實體內生性需求。”陳健恒說。
不過,在多重因素制衡下,資金面也難言大幅轉松,短期仍會維持“緊平衡”。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短期內資金面的擾動因素仍然偏多,疊加大行負債端壓力仍然存在,資金面可能仍會維持緊平衡狀態(tài),同業(yè)存單利率仍有繼續(xù)上行的可能。
興業(yè)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左大勇認為,2月20日后隨著稅期的到來,資金面將面臨一定考驗。2月政府債券凈供給量處于季節(jié)性偏高水平,政府債券繳款對資金面仍具有“抽水”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