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正在跑步接入DeepSeek模型。
2月18日,太平人壽官宣在內網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使用該模型并依托前期積累打造了太平人壽AI助手。
就在前一天(2月17日),人保財險宣布率先引入全尺寸DeepSeek大模型,基于國產算力設備完成私有化部署,將DeepSeek能力融入公司大模型底座。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段時間以來,新華保險、北大方正人壽、太平再保險中國、太極華保、太平資管等多家保險公司也相繼接入DeepSeek或上線基于此的AI工具。
當然,任何新技術的引入都伴隨著諸多挑戰。數百萬保險代理人是否會被取代?如何在技術創新與風險控制間找到平衡?這些問題都成為擺在保險公司面前的新課題。
智能化服務加速落地
記者注意到,現階段保險公司接入DeepSeek主要應用于為代理人展業提供幫助,包括日程管理、銷售輔助支持、解答監管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等。在此基礎上,讓客戶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
具體來看,太平人壽AI助手具備深度理解對話、文檔及圖片的能力,能夠為內勤人員解決復雜問題提供高質量的方案,從而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此次引入DeepSeek模型,是公司在創新道路上的一次關鍵跨越,將為業務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進一步提升服務的精準度與效率。”太平人壽表示。
在私有化部署基礎上,人保財險進一步針對重點領域、重點場景進行了DeepSeek模型精調。目前已支持自動化理賠質檢,準確提取理賠資料中的案件時效、損失部位等關鍵質檢信息,有針對性地指導理賠業務管控;實現理賠人員智能陪練,實測智能問答,且能夠針對當前人員技能提出改進建議。
新華保險是最早進行部署的保險公司之一。2月7日,新華保險借助新華e家App技術底層棧與互聯網的技術生態互通的優勢,在新華e家App成功接入DeepSeek-R1、V3兩款模型產品,打造個人AI助理,支持多個智能應用場景。
不難看出,對于險企而言,AI大模型正帶來顛覆性變化。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DeepSeek等AI大模型能夠處理海量數據,自動化進行風險評估、理賠審核等任務。對于保險公司來說,這意味著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工操作的錯誤率。
安光勇進一步指出,通過分析用戶數據,AI大模型可以幫助保險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同時,基于大數據分析,提前識別潛在風險并進行預測,便于保險公司對可能的市場變化、客戶需求波動以及潛在的理賠風險進行預警,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此外,AI在客服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夠處理常見問題,提供7×24小時的支持,減輕人工客服的壓力,提升響應速度和服務質量。”安光勇說。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指出,AI大模型將從以下三個維度重塑保險生態:首先,通過流程智能化與自動化水平,助力險企降本增效;其次,幫助險企提升服務質量,助力險企升級客戶體驗;最后,基于深度學習,更準確地預測風險并提供定價建議,從而助力險企進行風險管理與精準定價。
“特別是中小保險機構,它們往往資源有限,DeepSeek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提供強大的智能化支持。”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補充道。
保險代理人是否會被取代
每當新技術出現,業內總是不乏“保險代理人是否會被取代”的討論聲。
《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顯示,根據對35家保險機構的營銷員進行的相關調查,2024年約有66%的保險營銷員認為AI對于保險營銷工作的沖擊較大或很大,同比上漲近2個百分點。
“雖然AI大模型對于大數據的分析等超過人腦,但是保險作為服務行業,要做的不僅僅是為客戶提供一份保單,更需要給予客戶溫度和人文關懷,有些環節無法取代。”楊帆認為。
也有資深業內人士向記者直言,智能技術還是不能取代人工服務的作用。首先,不一定所有客戶都會接受自助服務,有一些客戶更喜歡人工服務;對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弱勢群體等,線上服務存在一定難度。
不過,楊帆也強調,AI大模型會推動保險營銷模式革新,這就要求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具備更高的專業度,提供更具個性化與人情味的服務。
除了給保險代理人的職業發展帶來沖擊外,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風險。安光勇指出,AI大模型需要大量的客戶數據進行訓練和應用,這可能涉及敏感的個人信息。如果數據安全保護不當,可能會導致數據泄露和隱私侵犯,給保險公司帶來法律和信譽風險。尤其是在全球范圍內數據流動受到嚴格管制的背景下,跨境數據使用和合規性成為一個更大的挑戰。
“與此同時,AI的決策過程依賴于歷史數據,如果這些數據存在偏見或不完整,系統可能會做出不準確或不公正的判斷,尤其是在理賠審核和客戶信用評估等方面。”安光勇說。
對此,他建議,保險公司應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確保客戶數據的隱私和安全;對模型的決策過程進行監控和審查,確保其決策依據合理、合規;建立完備的風險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確保在AI系統出現異常或故障時能夠迅速采取應對措施,避免對業務造成重大影響。
記者: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