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意外回調!
在港股走強、A50強勢的背景之下,今天A股市場午后突然殺跌。滬指午后一度跌超1%,創業板指跌超2%。個股呈現普跌態勢,今日成交不足1.83萬億元。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93%,深證成指跌1.61%,創業板指跌1.98%。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市場在題材上的炒作接近尾聲,此前人工智能、算力等板塊漲幅驚人,題材兌現的時候,殺跌的力度向來比較大;另一方面,四大行創出新高對于市場的風險偏好也有壓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題材股的兌現。與此同時,年報披露期將至,市場可能會提前反應;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近期,規模較大的ETF份額大多出現下行。
突然殺跌
午后,A股風云突變。A股指數在破位之后,震蕩下行,盤面一度出現恐慌盤,上證指數最多時跌近4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跌0.93%,深證成指跌1.61%,創業板指跌1.98%,市場逾4600只個股下跌。
銀行股逆勢走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股價齊創新高。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從以往的行情來看,大盤銀行股上漲過程當中,中小盤往往會遭受打壓。
另外,在利用券商股撬動大盤指數的過程當中,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所以,今天結構上亦是如此演繹。題材股僅機器人板塊表現不錯,但整體上仍沖高回落,北自科技、新時達、冀東裝備、南興股份等封板。高位股更是集體退潮,DeepSeek、AI醫療等方向領跌,潤達醫療、貝瑞基因、杭鋼股份、浙大網新、夢網科技、泛微網絡等多只前期強勢股跌停,跌停個股達21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殺跌并非來自外圍力量。今天,A50一度上漲超1%,若非A股殺跌,本可保持全天強勢,而且在A股收盤之后,該指數再度強勢翻紅。港股亦是如此,恒生科技指數一度上漲超3%,盤中受A股帶動殺跌,但亦在A股收盤之后,再度走強。
從殺跌的原因來看。分析人士認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結構性調整,近期人工智能相關板塊在經歷大幅炒高之后,來到了一個兌現的時點。而從A股的經驗來看,題材兌現的過程往往就是劇烈殺跌的過程,且經常伴隨著大量的跌停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情緒。另外,年報披露期將近,市場對此亦有一定擔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周,規模較大的ETF(除券商ETF外)大部分出現份額減少的情況。這可能意味著,有資金借上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套現。
春季攻勢是否還在?
那么,行情是否就此終結?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在當地時間17日發布的《中國資產戰略配置報告》中釋放重磅信號。一方面,該機構將MSCI中國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75點上調至85點(潛在漲幅16%),滬深300指數目標位從4600點調升至4700點(潛在漲幅19%)。
另一方面,高盛預測人工智能技術滲透將使中國上市公司未來十年年均EPS提升2.5%,其中醫療、制造、金融三大領域受益最為顯著。高盛認為,當前MSCI中國指數動態PE僅為10.3倍,較五年均值低1.2個標準差,估值修復空間達歷史高位。高盛亞洲股票策略主管劉勁津指出:“中國資產正迎來盈利改善與估值擴張的戴維斯雙擊,科技革命與政策紅利的共振效應可能超預期?!?/p>
知名分析師張憶東認為,首先,2025年A股行情呈現大盤搭臺(震蕩向上),以雙邊波動來化解外部風險及內部困難的沖擊,以社會財富再配置來實現底部抬升,進而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高質量化解債務,促進經濟企穩。其次,革新牛的主升浪已經確立,參考1999—2001年牛市,彼時經濟在底部震蕩,國企改革+科技主題是主線。1999年5月19日行情啟動,直到2001年6月結束,國企改革+科技主題是行情主線,國企改革和并購重組相關的上海本地股和深圳本地股輪番上漲;在海外互聯網浪潮的帶動下,科技題材非常活躍。
中國科技型民企在AI、人形機器人、創新藥等領域的突破性進展,驗證了科技型民企研發投入的有效性。預計,2025年政策層面對于科技,特別是民企科技型企業更友好。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方式進一步支持民企研發投入,有望放大創新效應,形成“技術突破一政策傾斜一產業升級”的正向循環??萍夹兔衿髮@得價值重估。
分析人士認為,就近期而言,一些績差股可能需要回避,但結構上的機會可能依然存在,特別是業績向好的公司。其主要原因是,無論市場怎么炒作,最終還是回到業績和估值上來。港股科技股最近之所以如此強勢,一方面是科技屬性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業績不錯,估值較低。今日午后,Wind數據顯示,南向資金凈買入額再度高達200多億港元。這可能也意味著,港股的強勢亦增強了對資金的虹吸。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