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技術持續突破。
固態電池概念活躍
2月14日早盤,固態電池概念拉升,領湃科技連續2個交易日20cm漲停。明冠新材大漲超10%,道明光學、濱海能源、冠盛股份、泰和新材均漲停,瑞泰新材、江蘇國泰、三祥新材、比亞迪等紛紛大漲。
領湃科技具有“固態電池+充電樁+湖南國資”概念,公司以“領湃新能源”作為公司動力電池業務板塊品牌。公司曾在投資者活動關系記錄中表示,固態電池是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公司對相關技術給予了高度關注,并投入資源進行技術儲備。公司最終控制人為衡陽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近期,固態電池產業催化不斷。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將于2月15日—16日舉辦2025中國全固態電池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年會。根據議程,中創新航、廣汽埃安、寧德時代將進行主題發言。比亞迪、廣汽AION、清陶能源、恩捷股份等電池廠均有參會。值得注意的是,全固態電池制造工藝及裝備聯盟將正式成立揭牌。
固態電池產業化持續推進
近期,國內固態電池大事不斷,產業化持續推進。2月9日,長安汽車發布金鐘罩固態電池,產品能量密度可達到400Wh/kg,滿電狀態續航超1500km。較多車企進一步明確固態電池的量產節點,全固態有望進一步提速,2026年上車,2027年實現全面量產。
長安計劃:2025年底實現固態電池的功能樣車首發,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27年推進全固態電池逐步量產,固態電池產業化持續推進。
比亞迪:計劃在2027年小批量生產固態電池,并在2030年實現大規模應用。
上汽集團:計劃2026年四季度實現全固態電池量產,上汽清陶首條全固態電池量產線將于2025年年底完工。
廣汽集團:計劃2026年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并率先搭載在昊鉑車型上。
奇瑞汽車:計劃2026年實現固態電池的定向運營,2027年批量上市鯤鵬固態電池。
一汽集團?:計劃2027年實現小規模示范性量產全固態電池?。
清陶能源:第一代半固態電池已實現量產;第二代固態電池2024年開始量產,2025年將有多款車型搭載;第三代全固態電池正在驗證中,預計2027年量產裝車。
據報道,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目前國內半固態電池技術先行,2025年具備固態電池技術內容的出貨量(包括車載與非車載領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態電池當前處于核心技術突破和驗證階段,有望在未來2年至3年完成小批量上車。
“整車廠已經投資固態電池,傳統電池企業更不會放棄,電池行業新勢力也在靠固態新賽道力圖重塑電池產業格局。”他認為,材料、設備企業已有足夠的力量和資本進入到固態電池領域,全固態技術產業化周期在快速縮短。
19只高增長潛力股獲機構看好
根據高工產業不完全統計,我國2021年至2024年固態電池行業投擴產規劃金額超2000億元,從產能來看,固態電池已有產能超過15GWh,規劃產能超過400GWh,固態電解質投產產能超過1GWh,規劃產能超過10GWh。
固態電池的發展將帶動上游原材料(如鋯、鑭、鈦等)和中游材料(如高鎳三元正極、硅碳負極等)的需求增長,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五礦證券指出,固態電池技術持續突破,尤其是全固態電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隨著技術成熟和規模化生產,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未來市場潛力巨大。
截至2月13日收盤,A股萬得固態電池指數42只成份股中,比亞迪、新宙邦、格林美、硅寶科技、當升科技、寧德時代等11只個股滾動市盈率低于30倍。
從未來增長潛力來看,根據3家以上機構一致預測,2025年、2026年凈利潤增速均有望超20%的概念股有19只,贛鋒鋰業、孚能科技、鵬輝能源、容百科技、天賜材料凈利潤增速均值靠前。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