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邁入己巳蛇年,位于鄭州航空港區的鄭州比亞迪工廠便向外廣發“英雄帖”,擬一次性面向社會招工2萬人。
新春伊始,人口大省河南多地舉行招聘活動,放出崗位吸引人才,為返鄉就業人員提供機遇。作為2024年河南省GDP增速最快的區域,鄭州航空港區由于聚集了富士康、比亞迪等產業鏈“鏈主”企業,崗位需求量更加吸睛。
近年來,以“鏈主”企業為核心,鄭州航空港區搶抓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多重產業領跑契機,正加速構建新的產業鏈生態。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工廠、企業落地,也對人流、物流、資金流形成虹吸效應,而在這片區域經濟熱土上構建的生活圈也加速成型。
“大廠”招工忙
剛剛邁入己巳蛇年,位于鄭州航空港區的鄭州比亞迪工廠便向外廣發“英雄帖”,擬一次性面向社會招工2萬人。看到這一消息,本計劃節后去長三角務工的河南開封人靳先生退掉了提前訂下的車票,打算先在“家門口”找工作試試看。同樣有著外出工作經歷的楊女士,近日特意從老家南陽跑到鄭州航空港區找工作。“這幾年一直在外漂泊,還是想離家近一點。現在港區用工量大,待遇也和沿海城市差不太多,就想來試試。”她說。近日各地前來務工人員絡繹不絕,使得鄭州比亞迪招聘中心門前停放的車輛排出長龍。而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初篩,成功進入體檢、面試等后續環節的人員,依然在午后擠滿了整個招聘中心大廳。
作為本地為數不多用工規模達5萬人以上的企業,鄭州比亞迪的快速發展,無疑為當地增加了就業機遇。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鄭州比亞迪獲悉,目前該廠區員工多來自鄭州及周邊地市,占到了員工總人數的90%以上。而未來,這里的員工規模預計可超過10萬人,崗位供應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自2023年在鄭州航空港區落地投產以來,鄭州比亞迪已多次舉行大規模招聘活動,其中2024年就補充人員上萬人。不過一次性公開吸納2萬名產業工人,對于該廠還是首次。“2024年兩輪大規模招聘是基于園區產能規劃開展的人才補充。本次進一步擴大招聘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對春節后人員流失的補充;二是智駕發布,車型訂單比較大,為產量提升和擴產項目儲備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員,需要提前到老工業園進行學習培訓;三是鄭州以外的其他比亞迪工業園也存在招聘困難的問題,鄭州廠區還會派一部分老員工前去支援。”談及此番大規模招聘的背景,鄭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稱。
除鄭州比亞迪單次招聘規模刷新紀錄外,同樣位于港區的鄭州富士康廠區也在年初快速推進招工,為新一年的產品生產儲備人員。僅在近日由地方政府牽頭組織的一場“春風行動”線下招聘會上,富士康科技集團旗下工業富聯鄭州廠區就一次性放出1萬多個崗位需求,涉及技術崗、管理崗和大量普工。
為抓住春節前后和企業開工復產的關鍵期,近期河南多地都舉行了“春風行動”,為勞動者換崗流動高峰期提供就業服務工作。在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看來,各地新春積極招工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地區經濟向穩。大量企業推出招聘計劃,表明企業有擴大生產、拓展業務的需求,是對市場前景有信心的表現,也是經濟活躍的重要標志。
高級技工月薪可達萬元
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最新推出全民智駕系統“天神之眼”,近日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智能化不僅貫穿了比亞迪產品。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鄭州比亞迪了解到,該生產基地的生產線自動化率已高達98%,3秒就能下線一個動力電池電芯,不到一分鐘就能下線一輛新能源車。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隨著大廠工業自動化、產品科技化的加速升級,對高技能產業工人的需求度也不斷提升。當前部分優質技術工人崗位存在缺口,薪資待遇多可達萬元以上。
“操作工工作內容簡單,不需要技能,符合體檢標準即可入職。但技工崗位類別比較細化,需要制造業內的工作經驗,特別是高級技能工種,如鉗工、模具工等。”鄭州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日常生產過程中雖然操作工需求量大一些,但緊缺程度較為明顯的仍是高級工種,如焊工、汽車調試工,尤其是鉗工、模具工、數控操作工等。操作工綜合收入為5000—7500元/月(扣除五險一金后),而技工崗位薪資待遇普遍在6000—9000元/月(扣除五險一金后),特殊稀缺工種薪酬會更高,具體需要根據技能等級單獨定薪。在上述的線下招聘現場,工業富聯鄭州廠區負責招聘工作的相關人士也對外表示,目前廠區自動化和機械操作類的員工缺口比較大,管理崗和技術崗人員的月薪可超過1萬元。“新質生產力推動智能化、自動化生產取代勞動密集型生產,對工作裝備、崗位等提出新要求,職業教育需進行體系化重構和全流程再造。”對于工業生產中專業性技能人才的高需求,宋向清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產業升級,工業企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將不斷增加,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鏈主”企業催生用工需求
萬人級別的招聘規模背后,由“鏈主”企業衍生出的多重產業新動能,已在鄭州航空港區悄然構建。據了解,自落戶鄭州以來,富士康鄭州工廠已累計生產智能手機超12億部,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為當地培養了近500萬名熟練產業工人。龍頭的集成帶動效應,使港區不僅逐步搭建起了“果鏈”,更從單一手機制造拓展到后端模組、半導體、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關聯產業,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而2023年比亞迪整車生產基地在鄭州航空港區正式投產后,這里又快速鏈接起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引入數十家配套零部件企業,讓比亞迪省內產品配套率達到約55%。
據比亞迪提供的數據,2023年4月鄭州比亞迪正式投產后,當年就實現整車生產20.2萬輛,創造產值335億元。2024年,該廠區更是生產整車達約55萬輛,產值超過860億元(2024年河南全省新能源車產量70萬輛,比亞迪占78%)。目前鄭州比亞迪已實現整車、電池、核心零部件的全產業鏈布局,員工規模達到5.7萬人。
“目前港區以比亞迪鄭州基地為核心,已規劃了汽車城,力求構建‘汽車城+總部研發中心+核心零部件智造中心+出口集散中心’空間發展格局。”對于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打造,鄭州航空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產業集聚方面,目前港區已基本形成以比亞迪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以弗迪電池為龍頭的核心零部件產業鏈,以天邁科技、華銳光電、聯創電子、福申科技等為代表的汽車電子產業鏈等。正是基于一個個“鏈主”引領的新興產業鏈快速搭建,2024年,鄭州航空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較全國、全省分別高出8個、7.9個百分點,增速繼續領跑全河南省。步入2025年,鄭州航空港區已設立目標,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以上。產業興起,自然少不了人員需求。據上述鄭州航空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該區為4.5萬名大學生、6428名城鎮人員提供就業崗位,助力3470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
新區域生活圈正在成型
廠區內搭“云軌”,宿舍旁看中醫……匯聚了數萬名產業工人的鄭州比亞迪,“衣、食、住、行”俱全的生活圈也正逐步完善。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在園區內看到,為便利員工生活,鄭州比亞迪內設有穿梭于生活區和生產區域的免費巴士和云軌云巴,便利了區內通勤,提升了效率和舒適度。員工不僅可以免費入住配有獨立陽臺和衛浴設備的4人間宿舍,還可以在工作之余在“職工之家”使用各種球類、棋牌設施。
此外,設于園區內的綜合商業體,涵蓋了多個知名餐飲品牌,并配齊了美發、醫藥,乃至中醫保健門店,保障了員工的日常吃穿所需。而在廠區周邊,一處大型商業綜合體、三處小型商業、五處過渡性臨時商業也均已投用。據鄭州比亞迪上述人士介紹,目前廠區周邊還有三處大型商業綜合體正處建設過程中,經營業態包括品牌酒店、餐飲、電影院、酒店、公寓、商務辦公等,預計2025年即可運營。
除企業自身對于員工“生活圈”的打造外,基于產業聚集、人才集聚特色,鄭州航空港區這片年輕的區域經濟熱土,正逐步實現由“產”到“城”發展,向著打造綜合性航空大都市的目標邁進。
“為提升企業人員生活便利程度,吸引人才落地,近年來港區堅持‘港產城園’融合發展,統籌做好園區生產、生活、生態布局,高水平建設道路、供水、供氣、排水、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污水集中處理、工業固廢處置等環保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職工住房、文化、教育、衛生、休閑、通勤等功能,支持在產業園區內創建未來社區,實現城市功能與產業功能有機融合。”鄭州航空港區相關負責人稱。鄭州航空港區上述負責人稱:“2024年,全區總通車里程已突破620公里,區內可實現15分鐘上高速,群眾出行更為便捷。同時,港區聚焦民生需求,完善配套建設,新建、共享、盤活公共停車泊位兩萬余個,解決群眾停車難題;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人才安居工程,有效滿足了新市民、青年人和各類人才階段性住房需求,基本做到了保障對象應保盡保。目前,港區內幼兒園普惠率、學前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居全河南省前列,已實現村級衛生所中醫藥服務全覆蓋。”
校對:??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