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近期被熱炒的貨幣ETF出現大幅回落。
貨幣ETF的熱炒始自于春節長假前,1月24日至2月11日,有貨幣ETF暴漲接近19%。
對此,一位華南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貨幣ETF出現異常漲幅很可能是由于炒作行為導致的。
“從基金公司后臺數據來看,此前參與炒作的投資者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或是一些投資者對收益特性存在誤解,將其當作短期投機工具,從而跟風買入。”上述華南公募基金人士說。
而業內人士表示,2月12日貨幣ETF價格的大幅回落,一方面可能是“節前買入,節后止盈的操作”造成的。另一方面,市場對這些貨幣型ETF的溢價風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投資者開始拋售,導致價格大幅回落。
多家機構人士提醒投資人,勿以貨幣ETF作為短期投機對象。
價格異動
近期,貨幣ETF市場出現了較為罕見的價格異動現象。
首先是多只貨幣ETF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交易價格明顯偏離基金份額參考凈值,多家基金公司緊急停牌以提示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現象始于春節長假開始前,比如,1月24日,金鷹增益貨幣ETF在二級市場已上漲1.5%。
到了1月27日,即春節長假前最后一個交易日,華泰貨幣ETF、華安貨幣ETF、嘉實快線ETF、廣發貨幣ETF、華泰天天金ETF、融通貨幣ETF等9只貨幣ETF大漲,并因出現大幅度溢價而停牌。比如,當天在二級市場上,華泰天天金ETF、融通貨幣ETF、廣發貨幣ETF分別上漲了9.21%、6.05%、5.67%。
2月5日,春節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上述9只貨幣ETF發布公告,向投資者提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及停牌事宜,且全天停盤。
這種異常大漲延續到2月11日,當天,金鷹增益貨幣ETF大漲8.0909%、廣發貨幣ETF大漲7.6547%、融通貨幣ETF大漲6.4768%。此外,國聯日盈貨幣ETF、華泰貨幣ETF、國壽貨幣ETF、華泰天天金ETF等4只貨幣ETF漲幅在2%~4%之間。
2月12日,廣發貨幣ETF、國聯日盈貨幣ETF、國壽貨幣ETF、金鷹增益貨幣ETF等7只貨幣ETF發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公告稱,相關ETF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交易價格明顯偏離基金份額參考凈值。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其中,金鷹增益貨幣ETF還將于2月12日開市起至當日10:30停牌。
2月12日,部分近期沖高的貨幣ETF價格出現大幅回落。
其中,金鷹增益貨幣ETF,于2月12日開市起至當日10:30停牌,該ETF當日復牌后,以10%跌停。
此外,近期高溢價的廣發貨幣ETF、融通貨幣ETF、國聯日盈貨幣ETF、國壽貨幣ETF、華泰貨幣ETF等在2月12日均出現顯著跌幅。
面對貨幣ETF異動,基金公司緊急采取了措施。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旗下有貨幣ETF在近期出現了凈值異動的情況,公司在根據盤中凈值變化情況和上交所保持情況匯報和說明,并采取了臨時停牌的風險提示操作。但對于基金管理人來說,無法干涉投資者的市場行為,目前主要的還是根據二級市場情況及時做好風險提示,盡量避免投資者因為跟風入場后續帶來投資損失的情況。產品運作上,還是保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基金合同進行。
排排網財富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表示,近期貨幣ETF市場出現了較為劇烈的波動。春節前后,市場中的閑置資金為尋求保值且收取長假利息,集中涌入貨幣ETF,促使其溢價率大幅上升,部分投資者跟風炒作。這就導致部分規模較小的貨幣ETF出現異動,容易被資金操控,從而產生較大的價格波動。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和市場情緒的平復,貨幣ETF的高溢價現象預計難以持續,價格或將逐漸回歸到凈值參考水平。未來貨幣ETF的走勢仍將受到資金面寬松情況的影響。
暴漲暴跌背后
對于近期貨幣ETF暴漲的原因,一位北京公募人士指出,近期由于場內資金集中買入,導致部分貨幣ETF出現了較為罕見的凈值異動情況。或受春節長假前后投資者對資金流動性和收益的需求變化影響,會有節前買入節后止盈的操作。
此外,該公募人士認為,有投資者并不是特別了解貨幣ETF,誤當做了股指類產品操作的情況。
“節前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上出現過分享如何利用貨幣ETF套利在假期賺錢的內容,估計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部分投資者造成了誤導導致跟風入場。”上述北京公募人士說。
其分析,對于一些流通份額較少的貨幣ETF來說,價格較為容易受到短期資金的沖擊。如果有資金買入可能會快速推高其二級市場價格,制造出短期較大幅度的波動,而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在市場情緒的驅動下,有投資者盲目跟風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
格上理財旗下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祎指出,出現價格異動的貨幣ETF流通份額普遍較少,通常只有幾萬份到幾十萬份,少量資金即可對其價格產生較大影響。部分投資者將貨幣ETF視為短期套利工具,利用其T+0交易制度進行炒作,部分投資者看到價格異動跟風買入。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近期貨幣ETF的異動可能是觸發了比如量化私募的某種策略模型,自動買進去了;又因為產品規模比較小,因此一下子就產生了高溢價。
但到了2月12日,部分此前熱炒的貨幣ETF出現暴跌。
對此,王祎解釋,貨幣型ETF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溢價,即交易價格高于基金份額的凈值。為保護投資者利益,上交所對出現溢價的貨幣型ETF實施了臨時停牌。復牌后,市場對這些貨幣型ETF的溢價風險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投資者開始拋售,導致價格大幅回落。
對于貨幣ETF的投資,一位北京公募人士表示,貨幣基金的本質是較低風險、較強流動性的現金管理工具,不應將其視為短期的投機工具,投資者應明確此類產品的定位,避免盲目跟風。高溢價意味著風險的增加,其二級市場上價格的漲幅依靠資金助推,一旦資金撤退,價格大概率將會回落,如果投資者追高入場,很可能受到損失。因此,面對異常波動時,建議投資者保持冷靜和謹慎,切勿盲目跟風,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有華南公募人士告訴記者,當前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普遍較低,整體水平多在2%以下。然而,近期部分場內貨幣ETF出現單日漲幅超10%的現象,這并不符合貨幣基金的正常投資回報邏輯。
“從投資回報合理性角度分析,這種異常漲幅很可能是由于炒作行為導致的。”上述華南公募人士說。
他接著指出,“當前漲幅明顯的貨幣ETF流通份額較少,通常只有幾萬份到幾十萬份。在這種情況下,較小的資金量就能推動價格大幅上漲,容易被資金操縱。”
他表示,投資者應理性看待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本質是低風險、流動性強的現金管理工具,其收益主要來源于利息收益和微小的價差收益。投資者應明確貨幣基金的定位,其優勢并非是高收益,不應將其視為短期投機工具。貨幣ETF因其高流性(采用T+0交易機制)、較低的交易成本(一般不收取申購費、贖回費和交易傭金,且免印花稅)、收益相對穩定、凈值波動小和高透明度,更合理的投資方式是作為場內閑置資金的管理工具。
“投資者應避免在高溢價時買入貨幣型ETF,以免因價格回調而遭受損失。以通過查看貨幣型ETF的凈值(NAV)與交易價格的差異,判斷是否存在溢價。建議投資者優先選擇規模大、流動性好的貨幣型ETF,以降低交易成本和流動性風險。”王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