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發布的開源模型DeepSeek-R1爆火全球,其以推理能力強、性價比突出的特點區別于過往的AI模型,一經發布就以破圈之勢引發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在DeepSeek高性價比API服務和模型開源的策略下,DeepSeek-R1有望帶動全行業持續降本,助力AI應用全面落地和繁榮;同時,可能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企業在AI賽道的技術潛力。
DeepSeek引發市場關注
1月20日,DeepSeek上線并開源DeepSeek-R1。DeepSeek-R1是一種高階推理模式,通過多步驟邏輯分析、上下文關聯和知識整合,可以生成更全面、吻合實際且結構化的回答。
據DeepSeek官網介紹,DeepSeek-R1在后訓練階段大規模使用了強化學習技術,在僅有很少標注數據的情況下極大提升了模型的推理能力,在數學、代碼、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測評性能與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開發的GPT-o1模型正式版接近。
近日,百度智能云、華為云、阿里云、騰訊云、360數字安全、云軸科技等多個平臺宣布上線DeepSeek大模型,用戶可以在各大平臺上調用DeepSeek-R1、DeepSeek-V3等模型。同時,多家海外科技廠商也陸續宣布接入DeepSeek,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英偉達等。
DeepSeek在資本市場引發廣泛關注。同時,多家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已與DeepSeek就業務合作等問題進行了公開回應。比如,萬興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完成推理大模型DeepSeek-R1的適配,并落地融合相關能力于萬興喵影、億圖圖示、億圖腦圖MindMaster、萬興PDF等產品。
中信建投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應瑛表示,R1作為開源模型性能接近頭部閉源模型o1,一定程度上已經反映了AI平權,同時純強化學習對推理能力的提升帶來RL范式泛化可能,預計后續基模的持續迭代有望推動AI全產業鏈持續保持高景氣度和高關注度,關注算力、應用、端側、數據等核心投資機會。
加速推動行業發展
實際上,令市場津津樂道的是,DeepSeek-R1模型用純深度學習方法讓AI自發涌現出推理能力,且訓練成本遠遠低于美國科技巨頭的數億美元乃至數十億美元投入。業內人士表示,以前如果說OpenAI是“大力出奇跡”,如今DeepSeek則是“小力也可以出奇跡”——小的算力用新的方法也能創造奇跡。
在華泰證券研究所科技與電子首席分析師黃樂平看來,未來大模型競爭中,“算法效率”的重要性或將上升,投資重點可能從“算力軍備”轉向“算法效率”。目前,基礎大模型的開發主要集中在OpenAI、Google、Anthropic、阿里、字節、百度等科技巨頭手中。DeepSeek豐富了AI開源生態,也為中小開發者依托開源生態實現快速發展提供了一條路徑。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DeepSeek的技術顛覆帶來的是AI行業的多元化,有望加速AI行業普及繁榮,具體細分到行業子板塊包括:一是電子板塊,后訓練時代看好推理側算力部署,以及AI端側加速落地;二是通信板塊,推理側算力有望增加,利好國產光芯片,看好AI時代運營商角色轉換,光模塊景氣度無虞;三是計算機板塊,看好算力向推理、基礎設施向應用側投資變化機遇;四是傳媒板塊,大模型推陳出新進程加速,AI+賦能持續推進。
中信證券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澤原表示,DeepSeek模型性價比持續提升背景下,國內AI應用依托豐富生態和成熟流量加速在各領域落地,同時模型推理能力的提升對復雜推理場景有明顯帶動作用。另外,其有望開啟全新的Scaling Law(尺寸定律),模型重心逐步從預訓練切換到強化學習、推理階段,助力算力需求持續增長,建議重點關注工具軟件和其他重點行業軟件、通用管理軟件、AI算力三大主線。
業內人士看好后市
數據顯示,2022年年末至2024年年末,納斯達克100的PE從24倍上升至37倍,而同期恒生科技的PE從48倍下降至21倍。此次DeepSeek的火爆出圈,業內機構多有認為,這可能意味著中國底層資產價格有望迎來重估,未來有望重新被賦予AI溢價。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張繼強認為,自2023年以來,中美科技股估值顯著分化,或源于投資者對AI發展水平和遠期盈利預期的差異。此次DeepSeek憑借低成本、高性能優勢引發市場波動,或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科技企業在AI賽道的技術潛力,中美科技股或迎來價值重估行情。他建議,增配在DeepSeek發布催化下盈利預期有所上修的港股互聯網與科技硬件標的。
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果表示,DeepSeek的突破進展是對AI+產業邏輯的重大利好,也讓市場對中國科技競爭的信心進一步顯著提升,或推動國內AI+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走出獨立行情,國內AI數據、算力、算法、應用等各個環節均將有所表現。
“在過去幾年的經驗作用下,存量A股參與者的交易會更加極致,在春季躁動的風險偏好上行階段,AI等具有很強一致共識度的板塊會表現出極致的進攻性,迅速兌現所有樂觀預期,并在其調整時,轉為極強的防御性特征。我們預計2月下旬可能就會開始這種轉變。因此,保持杠鈴結構,對于不具備極強交易和擇時能力的投資者,仍然是平滑波動的最優選擇。”中信證券策略團隊在研報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