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近期走勢圖
◎記者 王喬琪
“春節后,豆粕一天一個價,今天就漲了300元(每噸)。”提及近期豆粕價格情況,廣東一家中型飼料企業負責人如此感慨。
豆粕是飼料的主要成分,占飼料蛋白的比重較大。近期,受供應趨緊、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豆粕價格快速上漲。2月10日,豆粕市場均價為3872元/噸,單日上漲超300元/噸。近一個月,豆粕現貨價格已累計上漲接近35%。
受此影響,大北農、新希望、通威股份、海大集團、金新農、唐人神等一批飼料企業紛紛宣布漲價,漲幅在50元/噸至300元/噸之間,涉及豬濃縮料、乳豬料、雞料、牛料等多個產品線。
多家飼料生產企業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公司能通過提高飼料出廠價格向下傳導,但漲幅整體小于飼料成本增幅。“下一步將通過產品研制、調整配方比例等措施,來應對漲價壓力。”
多家飼料企業宣布漲價
近期,飼料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新希望、大北農、通威股份、金新農、海大集團、傲農生物等多家飼料企業先后發布漲價通知,宣布飼料價格上漲50元/噸至200元/噸,最高調價300元/噸。
記者梳理發現,從品種看,漲價主要集中在豬飼料領域,其中教槽料(也被稱為人工乳,是主要供給仔豬的飼料)漲幅最高至300元/噸;從區域看,這一波漲價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福建、山東、湖南等地。
什么原因導致飼料企業集體漲價?
“因近期原料豆粕價格上調,結合市場實際情況,公司決定將豬濃縮料上調300元/噸,豬教槽料上調250元/噸。”新金農福建區域公司在漲價函中如是說。
北方某飼料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一方面,原材料中豆粕價格的大幅上漲推高飼料成本,另一方面,春季養殖戶仔豬補欄的剛性需求帶動豬料需求增長。
據統計,2月11日,豆粕市場均價為3872元/噸,較 2月1日的3222元/噸上漲了650元/噸。進一步統計,豆粕現貨價格一個月內已累計上漲近1000元/噸,漲幅約35%。
生意社分析,從供應端看,2025年1月受春節假期影響,進口大豆到港量下滑,大豆油廠開機率較低,豆粕供應趨緊。需求方面,節后養殖行業需求有所增加,飼料廠采購熱情較高,豆粕現貨求購量增加,市場成交好轉,看漲心態占據主導,豆粕期貨行情持續走高。
“進口大豆通關數量大幅回升仍需時日,原料供應緊張,豆粕供應量減少,后市行情仍將居高不下。”生意社分析稱。
下游多措并舉緩解壓力
豆粕、玉米是飼料的主要成分,豆粕占飼料蛋白的比重較大,二者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到下游飼料、養殖企業的成本。
“原料價格上漲,飼料企業都會選擇跟隨,由于庫存及地域不同,各家調漲幅度也有差別。”南方某飼料龍頭企業負責人介紹,當前,飼料企業雖然能通過提高飼料出廠價格向下傳導,但漲幅小于飼料成本增幅。“為應對原料漲價,我們會在產品研制、調整配方比例等方面入手,以降低對某一類原料的依賴,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市占率。”
在飼料價格上漲的同時,近期生豬價格出現小幅下跌。生意社數據顯示,2月9日全國生豬均價為15.92元/公斤,較去年11月上旬下跌6%。
“一旦飼料漲價潮持續,養殖端飼養成本就會提升,未來盈利不確定性也會增加。”生豬養殖行業資深人士分析稱,2024年受生豬價格上漲及豆粕、玉米等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低位運行影響,不少生豬養殖企業都實現了盈利,當下原料端的上漲將給養殖企業帶來經營壓力。
該人士表示,對于部分養殖企業來說,在確保飼料基本指標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進行飼料配方調整,降低飼料中粗蛋白含量,用麥麩、米糠等便宜原料予以補充,從而降低養殖成本。
記者注意到,為了規避飼料原材料價格及生豬價格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生豬相關上市企業選擇參與期貨套期保值。
例如,唐人神在《關于2025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中表示,玉米、豆粕、豆油、大豆、菜粕是公司的主要生產原料,采購成本通常占公司總體經營成本的60%以上,為此,公司對原料的采購采取價格低時多買、價格高時少買的策略,爭取將全年的原料平均采購價格保持在均衡水平。
牧原股份在《關于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公告》中稱,2025年,公司將實施玉米、豆粕、生豬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該業務所需的保證金和權利金最高占用額不超過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