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突傳利空消息。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將2025年英偉達GB200出貨量從此前的3萬—3.5萬大幅下調至2萬—2.5萬件,最差的情況出貨量可能低于2萬,可能導致GB200供應鏈的市場影響達300億至35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預測,云計算市場增長周期或持續至2025年上半年,隨后第四季度同比增速可能降至個位數。
值得注意的是,英偉達遭遇的拋售潮仍未結束,美東時間2月3日,英偉達股價收跌2.84%,報116.66美元,相較于今年1月的高點,累計跌幅達23.8%,總市值累計蒸發89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萬億元)。
另外,高盛分析師稱,目前的明確共識是,謹慎看跌美國科技股,直到美股“科技七巨頭”財報全部公布為止,美股科技巨頭財報的重點是AI相關資本支出。
大幅下調
摩根士丹利發布最新研報稱,將2025年英偉達GB200出貨量從此前的3萬—3.5萬大幅下調至2萬—2.5萬件,最差的情況出貨量可能低于2萬。此次下調可能導致GB200供應鏈的市場影響達300億至350億美元,給相關供應鏈及半導體企業帶來巨大壓力。
至于下調原因,摩根士丹利表示,“GB200芯片的主要客戶之一”微軟的資本支出增速減緩,對供應鏈產生負面影響。其次,云計算和AI基礎設施生態系統不成熟,特別是如GB200相關的網絡和電力基礎設施仍存在不足,供應鏈尚未跟上需求限制了GB200的部署。
同時,摩根士丹利認為,市場對大語言模型(LLM)效率方面也存在爭議,如DeepSeek和微軟之間的相關分歧,這些情況到2025年還會持續,導致市場難以重新評估這些股票的價值。另外,根據周期規律,云計算行業的資本支出增速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放緩至個位數。
摩根士丹利指出,云計算行業的資本支出具有周期性。歷史數據表明,云計算行業通常經歷2~3年的增長周期,隨后是2—4個季度的下行周期。下行周期主要表現為美國大型云服務商的同比增長放緩。
最新數據顯示,得益于市場對GPU服務器的投資,云計算資本支出從2023年第二、三季度觸底后已開始回升,2024年第三季度云計算資本支出同比增長62%,比第二季度的59%更高,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然而,摩根士丹利認為,如果歷史規律重現,這一增長周期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上半年。隨著市場逐漸接近周期峰值,預計2025年第四季度,2025年同比增速將放緩至個位數。而投資者對GB200供應鏈股票的預期增長過高,或對高市盈率云計算股票造成拖累。
據悉,英偉達將于美東時間2月26日公布財報。屆時,市場將重新審視英偉達的經營業績與估值的匹配情況,以及英偉達后續的業績指引、資本開支。
暴跌65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AI芯片龍頭,英偉達正在遭遇市場猛烈拋售,美東時間2月3日,英偉達股價收跌2.84%,報116.66美元,相較于今年1月的高點,累計跌幅達23.8%,總市值累計蒸發89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萬億元)。
有分析稱,1月27日以來,英偉達的下跌或許與DeepSeek近期發布的新開源模型R1密切相關。DeepSeek的新模型以極低的成本實現了與OpenAI o1相當的性能,減少了對高端GPU的依賴,低廉的訓練成本預示著AI大模型對算力投入的需求將大幅下降,這可能是英偉達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來自Jefferies的Edison Lee團隊認為,DeepSeek的成功可以推動兩種可能的行業戰略,一種是繼續追求更高的算力,另一種是重新關注效率和投資回報率。
對于DeepSeek對人工智能行業和英偉達等企業影響,高盛與花旗等華爾街機構表示,盡管DeepSeek的低成本模型引發了市場的短期震蕩,但長期角度來看,AI技術的進步和算力需求的持續增長將繼續推動英偉達等科技巨頭市值擴張。
高盛分析師Privorotsky認為,DeepSeek大火“有許多復雜的原因,基本上是推理效率巨大提升。根據一些評估,它比其他模型的效率高出40到50倍。如果你能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那么自然就會有人問,你是否需要這么多的容量。”
美國對沖基金橋水也認為,DeepSeek推出的最新人工智能(AI)模型可能會導致許多科技公司股價出現短期調整,但從長期來看,這對行業是一個積極信號。DeepSeek的進展總體上有利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并可能加速非科技領域公司更廣泛地采用人工智能。
花旗分析師Atif Malik、Asiya Merchant認為,盡管某些環節可能面臨短期挑戰,但整體來看,AI基礎設施的建設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推理階段的普及將為GPU、ASIC、DCI等環節帶來新的機會,而訓練需求的減少可能對Retimers和光模塊等環節產生一定壓力。
財報季的重點
當前,美股財報季仍在持續,高盛分析師稱,目前的明確共識是,謹慎看跌美國科技股,直到美股“科技七巨頭”財報全部公布為止,美股科技巨頭財報的重點是AI相關資本支出。
其中,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在披露財報后表示,公司今年的資本支出將大幅增加,增長主要受AI和龐大的新數據中心推動。
扎克伯格在Facebook帖子中公布了支出估算。Meta將在今年投資600億至650億美元用于AI相關的資本支出。扎克伯格給出的這一數字遠高于分析師預測。此前據彭博社估計,投資者預計Meta的2025年資本支出將達到513億美元。
微軟則計劃在本財年投入800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以幫助滿足客戶對AI產品的需求,該公司預計到2026財年,資本開支增長將會放緩。
據財報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微軟和Meta的資本支出合計達到374億美元,幾乎是2023年同期的兩倍,主要投向AI芯片和數據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和Meta都強調了推理的重要性,而英偉達的GPU芯片主要用于訓練。更重要的是,Meta提到,將自研ASIC MTIA用于訓練,暗示替換GPU。
扎克伯格表示,未來不一定需要更多的預訓練資源,但推理負載會大幅增長。
谷歌、亞馬遜分別將于美東時間2月4日、6日發布財報,這兩家是云計算和AI的巨頭,料將延續有關AI投資效率的話題。
責編:楊喻程
校對:王蔚